·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法制安全>>阅览文章

什么是“友善用脑”

发布日期:2008/11/19 7:09:5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189位读者读过


什么是“友善用脑”

“友善用脑”的概念到底表述了哪些内容?我们认为,“友善用脑”首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它强调:“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因为每个人都有奇妙独特的大脑,在尊重人的生理、心理规律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能轻松快乐地学习。“友善用脑”同时也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它为实施素质教育、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导型”转变、为推进新课改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研究发现,一个成人连续集中精力时间超不过15分钟,孩子的集中精力时间和他的年龄成正比,6岁的孩子超不过6分钟,10岁的孩子超不过10分钟,教师在上课时要了解这些情况,根据学生连续集中精力的时间安排教学,最好把4045分钟的课堂分成3个段落,每个段落用不同的形式体现,这样使学生在每一个单元中都有新鲜、刺激的感觉,学生接受知识就会感到很轻松、快乐。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教学,注重每个单元的开头和结尾,运用心理学前影射、后影射的原理,学生在学习中就更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友善用脑”认为:压力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给学生减压。造成压力的原因有物理因素,如长时间不通风的教室、固定不变的坐姿、学生缺氧和缺水的状况,身体的不适等等,心理的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原因,如教师组织教学中缺乏亲切感、生硬冷涩的语音、不恰当的课程安排和学生孤军奋战的感觉等等,都能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造成学生心理压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家长过度的期盼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影响了学生神经通路的信息传递,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索,任何人的学习都是从已知出发的。“友善用脑”认为,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单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小组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主角、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在小组中也能养成乐群、互助的品格。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即创设学习场景,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习结论,而不应越俎代庖,自己独占讲台,夸夸其谈,把现成的内容和结论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实践证明:“友善用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完全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同学了解“友善用脑”,运用“友善用脑”,让更多的老师获得教学的成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上一篇:弘扬社会公德(12周)
下一篇:祝福澳门 祝福祖国(16周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