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发展中心>>青年教师论坛>>檀炳霞>>阅览文章

胡适带给我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5/6/9 8:50:31 出处:本站 作者:38481 有807位读者读过


    最近在看胡适的《四十自述》,里面记述了胡适对自己幼年求学经历的介绍。他说自己在绩溪老家读私塾9年,学经史子集,从来都是听学、念学,从来都没有作过文章。虽然后来他去上海求学时,突然要他作文,他感到不知所措,但凭借个人积累和自身努力,他还是完成了任务。后来,他还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反思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学生在一二年级就开始写话,三年级就要求作文。学生的积累够了吗?他能写出多深刻的文章来呢?胡适到13岁才开始作文,他在最初9年的时间里只是在读书、写字。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代大师,一代才俊。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操之过急了?
    记得有一次,我去城区学校上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上的是作文课,主题是写自己最心爱的玩具。这应该是孩子最愿意写的话题吧?应该是学生最有话写的话题吧?可是居然有一个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从来没玩过玩具。”“怎么会?”“真的没玩过,因为每天都要看书写作业,没时间玩玩具。”“那作业写完了呢?”“写完了还有妈妈单独给我布置的作业,还要写。”看着他一脸真诚的样子,我真的不忍心再逼他。小小年纪就戴着一副眼镜,白净的皮肤下显露出一股书生气。可是,他有童年吗?没有生活阅历,没有阅读的积累,他能写出活生生的文字来吗?还记得好友谈到她的大学教授在听她们抱怨写不出论文来时说的一句话: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话粗理不粗!
    孩子在该喝水的年龄,我们为什么非逼着他尿尿呢?

上一篇:接地气才能走得远
下一篇: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