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发展中心>>青年教师论坛>>刘恋>>阅览文章

破冰——主题活动课听课反思

发布日期:2015/6/7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王蓬 有792位读者读过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于Scratch教学的最后一课——主题活动,这也是程序教学中最难把握的一节课。说它难,是因为主题活动往往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操作知识、操作能力、创新精神,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与引导作用需要精准把握,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偏离主题活动的初衷。因此,主题活动虽然是一道美好的“风景”,但在我脑海中一直是被“冰封”的,不敢轻易尝试。但通过此次活动,让我领略到了破冰的魅力。

首先,同一主题,不同情境。本次主题活动的主题都是《飞碟回家》,看似固定的教学内容,实则不同的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我的设计是模仿卡通片里的情节,创设了外星人来探测地球,结果能量不足需要学生帮忙补充能量才能返航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雨花台区的王国庆老师则将环境日与飞碟回家相结合,以捡拾太空垃圾为情境,充满时代性与环保意识;栖霞区的袁甫老师直接明了,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学生设计小游戏的欲望。真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主题的理解也是各具特色,让听课、学习的我大开眼界。

其次,同样设计,不同侧重。主题活动课是对整个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此次设计小游戏,重在“设计”,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包括主题的确定、素材的搜集、脚本的编写、程序的调试、发布与分享等等环节,几位老师所侧重的环节也是各不相同。江宁王老师重在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将故事需要转化为程序语言,最终实现设计;雨花的王老师,侧重对程序的调试与完善,直接将完整但不完美的程序交给学生,由学生去分析、尝试、完善,最终完成小游戏的设计;栖霞的袁老师重在编写与创新,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老师所提供的素材设计独具个性的小游戏。同样的设计,不同的展现。

最后,同一节课,不同收获。同样一节《飞碟回家》的主题活动课,却被三位老师演绎的各具风情,江宁王老师的细腻感、雨花王老师的模块化、栖霞袁老师的思维性,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性别、不同地区老师的教学风格与能力,让我收获了不同的精彩。

衷心感谢授课的几位老师的精心准备与精彩展示,让我对主题活动课有了更具实践性的认识,也让我心中的这块“冰封”的“风景”慢慢融化,领略到了这零度以上的精彩!

上一篇:我心中的教学规范
下一篇:[转载]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