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校务管理>>阅览文章

精细管理提质量 师生发展共受益

发布日期:2015/7/2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李家春 有1024位读者读过


 

一年以来,龙都小学教导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认真执行江宁区教育局的工作意见精神和教研室的工作计划,继续贯彻江宁区《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在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中,结合我校“规范从我做起,让规范成为习惯;我从小事做起,让小事成就大事”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常规,强化管理,规范教学,提高质量”的思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学期以来取得了些许的成绩,现就教学教研工作作如下面总结:

一、精细管理,促质量提升

1、 强化视导、检查。

参照江宁区精细化管理的规范要求,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每月进行一次教学视导或检查的要求。随着教学视导的常态化,我们也不断改进教学视导的形式,提高教学视导的实效。现如今,我们成立校长挂帅,所有中层领导、学带骨干参与的校内视导检查团队。月初周前会随机确定视导检查的年级、年段或学科,即时根据视导对象制作视导安排表。为提高视导的便捷性与时效性,我们将视导的方案模块化、表格化、标准化。专门负责问卷的视导成员会利用晨会课的间隙先进行全班或者抽样问卷,了解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性;负责主查的领导随后会及时听取教师常态课教学,翻看教师的备课情况,并且会按照视导安排表的指定,要求被查教师提供5人以内学生的作业,掌握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且指定的学生多是教导处掌握的班级后进生,相同班级的不同检查,每次提供的学生作业不一样,无雷同,教师只能做到作业批改无死角。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种以点带面的检查方式既增加了操作性,又提高了有效性,使“五认真”管理变得简单高效。

2、 早午间管理有考核。

以前,我校的早自习、午自习主要靠教师自觉,大家的自觉性不一样,所以管理的力度就不一样,好坏差别显著,严重影响教学管理和质量提升。为了改变这一不和谐的现状,学校领导经过充分调研,在绩效考核条例中专门推出早午间管理的奖惩制度,再配套值周领导的每日巡查制度,将全校教师的早自习安排列表公示,领导照表检查,每周一公示,学期考核,通过绩效杠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自施行以来,全校的早自习达到了人人到岗,班班优良的好状况。利用早自习,语、数、英教师可以预习新知识,复习重难点,补习后进生,真正发挥了“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实效性。午自习由学科教师自主分配,级部主任根据统计表每周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纳入考核,我们的午自习班班有教师看,学生人人有事做。早午间的有序管理已经成为我们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抓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做实校本教研。

几年来,我校结合具体校情,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的校本教研模式。每学期初,教务处将会根据江宁区教研室的学科工作计划及教学片的活动安排,制定我校的教研计划和全校教研安排表。针对我校老教师较多的现状,我校将全校50周岁以内的中青年教师全部编排教研课,校长主任带头上,学带骨干放样上,通过接地气的草根教研提升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激励教师执教教研课的积极性,提高教研课的质量,教务处推出校级、年段组,备课组的三级管理模式,年轻教师可以在备课组内反复磨课,根据课例的成熟度及听课教师的意见,自主选择年段组或者校级层面展示,只有面对全校教师的校级展示才可以获得龙都小学公开课证书,以作为评优晋职的必备资料。因为听课的人多了,上课的人就更精心准备了;上课的人准备充分了,听课的人也就更多了。两方面相辅相成,互为制约,自本学期施行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教研效果。

4、狠抓两组建设。

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有力抓手,两组建设抓实了,能有力的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本学期,我校给教备组长压担子、要求教备组长出点子,并且第一次开展校内的先进教备组的评比活动。两组根据学校的教研计划,制定本组的计划,并且组织本组的教研活动,安排本组的考务,交叉出具学科试卷及落实其他相关的教学活动。正是因为有了校内先进教备组的评比活动这项措施,本学期的两组活动有序,有效,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 质量监控有力度。

教学质量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平时的日积月累,质量管理的措施到位。学年初,教务处专门就质量管理措施的力度、深度,召开专题研讨,探索更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现如今,我校单元反馈由级部统一组织,备课组长专门落实,反馈结果集中上报教导处,学校了解整体质量状况,对少数质量差距大的年级、班级,专门组织针对性的随机视导和随堂听课,以诊断教学问题。期中、期末全校统一组织反馈,同学科教师推磨监考,大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反馈的质量真实可靠。而且,为了触动所有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不仅绩效考核条例加大了对教学进退的奖惩,还在考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反馈通报。人手一张全校质量分析表,质量好不好,差距大不大,一看表格全知道。不光有表格,还有图示,将每个学科每个班每个人的成绩,用鲜明的颜色将上学期单班与校均的差距,对比接手后单班与校均的差距,以ppt 的形式呈现在所有教师面前,谁进谁退,谁虚谁实,教师心中自有评价。这种分层管控,广而告之的质量监控措施,促使绝大多数教师比以前关注后进生了,更在意课堂效率了。

二、搭建平台,促教师成长

1、校际交流促发展。为了推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向兄弟学校借智借力很重要。一学年来,我校主动联系区管学校,引进他校优势学科,好的做法,提升我校的管理水平,促进我校的教学质量。我校先后与科学园小学“联过谊”,观看科小的语文研究团队课堂教学模式,组织语文有效教学的研讨,通过学科教师的思想碰撞,深化了我校语文教师对“清晰目标,精心设问,以学定教”的认识;我校与永泰路小学“拉过手”,曾经派出我校的语、数、英青年教师团队到永泰路小学取过经,借鉴永泰路小学先进的友善用脑课改理念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进我校的小班化建设,这种拿来主义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校的小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式的试验;我校与实验小学“结过对”,本学期我们盛邀实小的“鹰之队”来校指导英语团队的建设,将我校的三位年轻教师与实小王小香、徐玲、陈红三位优秀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关系,师徒之间彼此联系,学校之间对口联系,借别校之长,补己校之短,促进本校的学科发展。

另外,为提升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我们周边学校自主联姻,常年来,我校与湖熟小学、周岗小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每学期均会自发组织毕业班的教学联谊活动,各家出一节课,组织毕业班的专项研讨;一家出一张卷,组织毕业班的年级统考,横向比较,寻找差距,分析原因,诊断本校的教学得失。本学期,我校又与周边六家学校结成“联盟校”,平时互通有无,交流教学管理的经验心得,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考时,各家分别承担一个学科的出卷任务,一家一张,保质保量;同步考试,各自批改,成绩横向比较,有助于发现差距,反思各自的教学管理。本学期自创建联盟以来,已经组织了两次联考,效果很好。日后,我们还打算借助平台将尝试分担备课,做到各家少而精,提升各家备课管理实效性。

 

2、重视培训促成长。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各级各类的培训,通过培训扩大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学的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一年来,我校在教师培训上投入多,花费大,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上学期派过卢雪箫老师到北京参加小班化的学习,站在更高的平台反思我校的小班化建设,后来卢老师代表江宁区参加全国的小班化英语赛课荣获二等奖;周霞老师到过云南参加教科室的学习,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了学校教科室的管理。这几年我校的论文课题获奖的人次逐年增加,改变了教科研薄弱的局面;省内市内的培训,只要有通知有文件,确实对教师的发展有益处,尽管经费紧张,但学校在教师培训上毫不吝啬;区内培训我们也重视,看到通知就立即落实,要求派一个,我们派两个,尽可能放大培训的收益。每次外出培训人员,我们都要求向分管领导汇报培训的内容、主题,重要的培训我们要求参训人员及时做好二级培训,让更多的人受益。除了走出去,我们也请进来,一年来,我们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主管部门提供的“菜单讲座”,缺什么补什么,充分利用菜单讲座这一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尤其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三、推进课改,积发展底蕴

1、课改推进

学校践行教改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教研的制度设计。学期初制定校内教研安排表,将各教师的教研课细化到每一周,教研贯彻常态课有效、高效的共性的要求、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年段的差异,做到周周有教研、有反思,用常态的教研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校践行教改的过程中,注意不同学科的具体要求。语文课前必须有2分钟的古诗文诵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第一课时必须有写字教学的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数学课例新授前必须有口算练习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英语课开始前必须有单词或口语的操练,注重对重点知识点巩固。

2、小班化探索。

2012年龙都小学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南京市小班化试点学校,自开展小班化教学探索以来,不断向南京“拉手”学校学习经验,目前两个试点年级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受邀到兄弟学校进行小班化教学展示,受到好评。在市、区组织的小班化赛课中,我校的卢雪萧老师代表江宁区参加北京的英语学科比赛,荣获全国二等奖;宣广莲老师代表江宁区参加南京市小班化语文赛课,荣获市二等奖。

四、创建特色,立学校品牌

   校本课程有特色。

近几年,学校在认真梳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确立了“鼓乐龙腾”的特色建设理念和“敲龙小鼓韵,承传统文化,养浩然正气,练强健体魄,塑民族之魂”的特色创建思路。学校成功申报了南京市级课题《基于“龙都娃娃鼓”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并结合学校初步形成的鼓乐特色教育,开展系列研究。当前,基于“龙都娃娃鼓”的民间体育暨“鼓乐龙腾”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在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校本课程《鼓乐龙腾》系列教材五本如期全面实施。大课间有鼓棒操,周三下午有手鼓、盘鼓、腰鼓、大鼓社团活动,校园里,鼓声隆、活力射、人心和、灵气生,充满了勃勃生机和进取氛围。今年暑假,我校娃娃鼓节目被入选为青奥会暖场节目,陶校长重视,市局领导关心,虽然参演师生吃了很多苦,牺牲了暑假的休息时间,但我校的节目代表江宁区,代表南京市,乃至江苏省在世界性的盛会——青奥会上大放光彩,表演获得的圆满成功,广受赞誉。因为节目的精彩,事后我们收到的参演邀请络绎不绝,娃娃鼓成了江宁区的品牌,龙都小学的特色。这一特色促进了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践行了素质教育。

五、组织活动  促学生发展

  多种活动促提升。

一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师生多项活动,但凡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学生知识掌握的,我们都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活动过程,一心追求活动实效。为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我们专门组织了青年教师的论文评比,并将好的文章推荐给江宁教育,南京教育发表,提升教师重视科研的意识;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结合区“春华杯”赛课,组织校内年轻教师赛课,以赛促研,择优推荐,最后我们校内赛课一等经获得者邵丹丹老师荣获区赛课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们还组织青年教师的三字比赛、语文教师的朗读比赛、全校教师的趣味运动会比赛,促进教师的身心发展,践行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

学生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实效明显。上学期,我们组织了学生写字比赛,引导师生关注书写的质量;组织了学生口算比赛,引导师生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朗读比赛,引导师生注重课堂朗读教学;组织学生单词拼写比赛,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识记。本学期,我们别出心裁的推出低年级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中、高年级学生古诗默写比赛。学期初,广泛宣传,大力发动;学期末,精心组织考核,按名取次,全校掀起了师生共背古诗词,人人争取好名次的热烈氛围。为引导教师扎实进行课文字词教学,引导学生牢牢掌握字词书写,我们推出全校的看拼音写词语比赛,以赛促词语掌握。

“路漫漫其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的学年里,教务处将以务实、求真的工作精神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老师、学生。

 

 

 

                                            龙都小学教务处

                                             2015630

 

 

 

 

 

 

 

                                                                                                                     

                                            

上一篇:龙都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下一篇:龙都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