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发展中心>>青年教师论坛>>徐锴>>阅览文章

[转载]教学三要素缺一不可

发布日期:2016/3/1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徐锴 有896位读者读过


   一、讲解,就是对动作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

  讲解首先要精练。讲解不仅要做到言简意赅、恰到好处,而且还要能够运用术语和口诀,确切地表达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要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的印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其次讲解要生动。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掌握语言技巧,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进行教学。如把前滚翻比喻成球的滚动,说明团身要快要紧,这样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讲解要有针对性。教师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

  二、示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范例,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所以教师的示范有着重要作用。

  示范应具有准确性。首先,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能准确地显示出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过程,做到动作规范、姿态优美、幅度大、节奏强。其次,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地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

  示范应具有适时性和完整性。在教学的初学阶段,教师可以先做几次完整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了解动作的技术概念。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动作的要领,进行分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动作的印象。

  三、练习是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并把知识转化为动作技能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优良体育作风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安排练习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多样的练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次,要注意练习的适量性。练习的量和强度都要适当,也就是要有适量的运动负荷。教师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的活动变化的规律,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场地、器材以及气候条件等情况,合理地规定并适时调节运动负荷。

  再次,要注意练习的实效性。练习要讲究实际效果。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运动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训练中去。要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与步骤,以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上一篇:[转载]体育教学中有效纠错五法(转)
下一篇:体育课堂上的“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