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8 18:46:55 出处:本站 作者:时怀芹 有801位读者读过
读了《中国教育报》上姚跃林校长《给班主任减负比加薪更现实》一文,我很有共鸣,而且还有几分感动。姚跃林校长不但拥有关心教师的人文情怀,而且还具有“班主任情怀”。这样的校长应该点赞。
我完全赞同姚校长所说的,要逐步将“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的规定落到实处。虽然这样做会让校长很头疼,因为教师必然会不够用。但我认为应该把这个难题交给政府,不就是增加编制吗?不就是增加经费吗?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国家富强了,所谓“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就应该体现在这些地方。
不过我觉得只减“工作量”,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师不愿当班主任的问题。因为许多老师是宁愿多上课,也不愿当班主任。像我们这里,以前一个语文老师教两个班便是满工作量了,如果当班主任便只教一个班,但许多老师还是宁愿选择前者。我长期做班主任,包括做了校长后还曾当班主任,深感班主任的许多负担其实是一种“束缚感”,而这种“束缚感”是由学校不合理不科学的管理与评价造成的。因此今天我还要呼吁:请给班主任松绑!
首先是“精神松绑”,就是给班主任更多的思想自由。当然,学校的宏观指导是应该的,有些统一的要求也是必要的,但有的学校完全剥夺了班主任老师的自主性,对班主任的管理依然习惯于“整齐划一”,要求一切都必须按学校统一部署做:每周班会的主题、教室墙上的宣传画、板报的内容,甚至黑板上方写什么标语……都是统一的,否则扣分!本来,一个班级应该是班主任展示自己教育智慧和艺术的平台,可以现在一切都被学校“规定”了,哪还容得下班主任有半点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班主任想尝试“学生自治”,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通过某种民主程序和形式,把一个班的重担让几十个学生分担,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自己也可以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但不行,学校规定班主任必须随时“到位”“到场”。如此精神被束缚,没有半点创造的自由,更不用说教育的浪漫与情趣,谁愿意当班主任啊?
其次是“行动松绑”,就是尽量让班主任工作相对纯粹一些。现在的班主任工作“严重超载”,因为承担着无限的责任:既要管学生,又要管家长,还要管科任老师;既要管学生校内纪律,又要管学生校外表现,还要管学生家庭教育;除了班级纪律、思想教育,还要具体督促检查甚至辅导学生各学科学习,包括守着学生会考背书,更有类似“创卫检查”“消防演练”“节水征文”等各种防不胜防的临时任务……班主任责任似乎无限大,因为他什么都要管而且必须管好;同时班主任权力似乎又无限小,因为无论谁都可随时给他下达任务。如此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班主任哪有精力去“走进心灵”?因此,要解放班主任的手脚,就必须科学划定班主任工作内容。若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都把班主任推到第一线,那么试问:学校非班主任人员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工作育人、服务育人又从何谈起呢?我认为,班主任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常规管理,他的权力与责任也只在这个范围之内——所谓“让班主任工作相对纯粹一些”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把捆绑四肢的各种无形绳索解开了,班主任才能放开手脚集中精力做真正该做而且富有创造的事。
“松绑”也好,“减负”也罢,关键是要改革目前许多学校对班主任片面而不科学的评价考核:一是简单而庸俗的“量化”——计划、总结的份数,纪律、卫生的分数,做好人好事的次数,上交学校广播稿、壁报稿的篇数等等。姑且不论如此“量化”是否真能反映出一位班主任的工作成效,单是这种形式便使班主任有做不完的统计、填不完的表格、挣不完的分数,忙于种种检查评比而不得不把科学细致的思想工作置之一边;二是“以智论德”,不管班主任平时做了多么深入扎实的学生思想工作,不管这些工作带来了多么良好的班风,只要考试成绩不理想,尽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一律归咎于班主任,其工作便被“一票否决”;三是提倡并鼓励班主任当“保姆”,越是陪着学生自习,守着学生做操,盯着学生扫地的班主任,得到的评价就越高,而那些培养学生自育自治能力,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的班主任,尽管班风良好,却往往被视为“不负责”。如此评价,班主任怎不身心疲惫?我们不反对科学量化,但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并非都能量化;学生成绩当然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毕竟只是一个方面而非全部;班主任事必躬亲固然可敬,但“垂拱而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管理方式更为合理科学。因此,只有使班主任工作得到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班主任们才可能真正得以“减负”“松绑”。
诚如是,或许愿意当班主任的老师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