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5/26 16:46:13 出处: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作者:张娣 有1256位读者读过
经过上学期的数学课改课堂的实践,我们对“量才”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怎样更科学、规范的进行课堂教学?在“量才”课堂中,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评价体系?教师如何关注学困生,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从课堂观察入手,从“量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5月26日下午,全校数学老师集中观摩了我校区优秀青年教师王红娟老师执教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
课前大家分组学习了《教师行为量表》和《学生行为分析量表》两张量表,量表将教师提问、语言及学生行为等进行细致地分类。此次使用观察量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执教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课堂角色—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二是听课教师在评课过程中能以小见大,抓住细节对该堂课进行点评,帮助执教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课堂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地课堂教学效率。
王老师的展示课一结束,听课教师根据课堂观察的量表统计结果对王红娟老师的课堂展示进行了分组讨论,肯定了王老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1.问题的聚焦合理,讲解到位,重、难点突出,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借助多媒体课件,提高了课堂的容量;2.教师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问题的追问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3.课堂结构安排的非常合理: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及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都很合理。
活动最后大家认为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需要边实践边修改,而且形成了用好“量表”对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尤其是“量才”课堂有着重要意义的一致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