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技术>>技术交流>>阅览文章

习惯养得好 终身受其益 习惯养不好 终身受其害

发布日期:2007/12/27 7:24:5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37位读者读过


[家长学校发言材料]   

习惯养得好 终身受其益 习惯养不好 终身受其害

——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讲:张 勇

    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害。有人说:好习惯是孩子头顶上的曙光。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孩子们身上浮现出一些不良倾向。如:自私任性,自由散漫,胆小怕事,孤僻冷淡,目中无人,自理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认真,挑吃挑穿,不爱惜物品,缺乏同情心,不肯帮助人,怕做作业,与父母蛮缠,见客不礼貌,成为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扬州一个大学生因表弟笑话他不会玩电脑,竟将表弟及其母亲杀死;天津一位16岁少女和母亲吵架后,吃了60片安眠药自杀;广州一9岁男孩在午饭后玩玩具被母亲批评,竟上吊自杀;上海一16岁少年和母亲发生争执后,从六层楼上跳下;在北京动物园,一14岁女孩和家长争执后跳了河——家长不明白:如今的孩子怎么都这么任性,都这么小心眼”?
   
有一著名教授认为:孩子的这种任性是家长惯出来的——由于平时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总是完全满足,最终导致这些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惟我独尊,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所以心理承受力极差。
   
其实孩子原来没毛病,毛病全是家长惯的:做作业表现出来的坏习惯、动手能力差等。
   
不良习惯长期积累而导致恶习;恶习长期积累会酿成

 

;恶行最终导致犯罪——量变到质变。家长要区分孩子的淘气与不良行为——淘气不是不良行为,但是要注意不要让淘气转化为不良行为。简单来说,淘气往往是无意识的,不良行为往往是有意为之。偶尔、无意识的淘气行为如果不加控制,使其发展为习惯,就成为了不良行为。例如:男生对女生搞恶作剧,小时候是一种中性的恶作剧,大了再一贯如此就是对女性不良行为。
   
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但不是与生俱来——人必然会养成习惯,不是在家长的教导下养成好习惯,就是在家长的溺爱、放纵下养成坏习惯(杀害警察袁时光的罪犯王国清就说:我的脾气很暴躁,谁也管不了——实际上不是脾气的原因,而是由于母亲长期的溺爱导致了自私和不懂事);据调查,因不良习惯而影响学习成绩的占72.8%
   
坏习惯最初只是偶尔出现的错误行为,如果能及时、正确地找出产生原因,将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就很容易纠正;但是,如果视而不见,尽管造成坏习惯的原因已经不存在,可习惯依然保持,则纠正起来很难。同样,好习惯也是这样培养的。要制定必要的规则,以养成好的习惯。但措施不可过多,否则会使孩子手足无措。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做作业时间的长短是一表面现象,它受学生做作业时诸多因素影响:影响做作业的速度的因素:非智力因素:厌学、懒、散、娇;智力因素:低效、不会、不得法。是表象,娇懒怕才是实质。作业慢的原因——精神状态不积极(不得不做因此再混)、精力不集中、知识领悟能力的低(陪读教育下的后果,必须有人进行二次讲解)、书写速度慢(不专心,边干边玩)、伴随的一些坏习惯(喝水吃东西,开始父母送,后来习惯养成自己要)、抗干扰能力的弱(外界不能有声音)等。以上诸多的习惯,都是与家长的培养密不可分的。
   
因此,可以说:减少课业负担、提高课内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不仅是学校的事,同时也和家长学生有密切关系。
  

孩子是不让孩子受到伤害,而不是让孩子形成依赖。
   
陪读,使依赖性增加,不利于良好的习惯养成;不利于坚强意志的培养;分散注意力;增加疲劳;降低效率——形式化的产物。

因为溺爱,使得孩子失去锻炼机会——有意剥夺:过度保护、怕受罪;无意剥夺:看不下去。(中、日学生夏令营,绝大部分中国家长陪着孩子参加)。
   
家长总是爱用天生来掩盖自己教育失误。在许多时候,孩子实际上是家长溺爱的结果——因为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缺乏面对竞争的勇气,导致孩子缺乏自我计划能力,导致孩子缺乏综合能力(生活、学习、交往等),导致孩子过重的心理压力加重;——虽然孩子需要帮助,但在溺爱这种不正确的帮助方式下,使得孩子形成不良习惯。
   
十道容易题不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一道难题经过我们的冥思苦想后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把孩子面前的一切都安排的尽善尽美,一切都替孩子想到了、办好了,孩子用不着想什么、做什么,于是,孩子就必然成为什么也不会想、什么也不会干的弱智(志)”——因为你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家长不是背着孩子过河,而是要教他游泳。
   
一道题做对了做会了有着本质的不同,反映两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前者追求形式,后者追求实质。家长的正确做法就是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而不要让正确的大旗掩盖了错误和不足。因此,不要怕错,孩子通过错误才熟知正确的方法。否则,看答案书、电话问,即便是做对了也还是不会。
   
孩子的不良行为分为损他型和损己型(孤独抑郁),而后者往往被家长忽视。不良行为的成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家教),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分为显性及隐性(自卑、多疑、依赖、嫉妒),而后者往往被家长忽视。
   

3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共有208名学生参加,江苏盐城中学的张靖夺得银牌,同时还夺得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2000年被清华计算机系录取。爸爸对他要求很严,做作业时不许吃东西,

当了十多年的学生干部,一直牢记一句话:人生有一大不幸,就是少年得志。其父也说孩子这辈子缺的不是幸福,而是磨难。
   
我们小时候,一般的家里都有一个习惯:等全家人都上了桌再开饭,特别是我们的母亲在厨房里忙活半天之后,最后一个上桌时候,我们才动筷子。如今,许多孩子已经不懂这个规矩了——许多家长在埋怨孩子没有好习惯的同时,却忽略了平时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今天,家长播种下正确的教育,可以使孩子长成良好的习惯;家长精心培育良好的习惯,可以收获到孩子成功的果实。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善于制定家庭规则:以完成自己的任务、不给别的成员找麻烦、不侵害别的成员的利益为基础。——做得好要奖,做得不好要罚。同时,规矩的制定也应该有共识性——不是家长单方面的意愿,而是客观的要求:如晚回家一定要打招呼,这一规矩里面既有的规定,又有父母的关心与担心之融在其中。如果违反,必然导致父母的焦虑,必然导致冲突而影响关系,因此孩子必须尽一切可能来遵守。假如因为特殊原因当时无法通知家长,回家后也要先对家长道一声对不起,然后再解释原因——不要认为自己有原因,迟归就是正确的——你的迟归让父母担心了,你给别人带来了麻烦,因此必须说一声对不起
   
给孩子订规矩,要有科学的原则,而不是根据家长的某段时间的意愿。如看电视的时间:不因为学习不紧张而无节制;也不因为学习紧张而剥夺孩子的权力;不因节目好而延长时间,即使是延长也要让孩子明白:不是自己取得了胜利,而是家长犯了错误——家长因为

 

 

才软弱、才丧失了原则、才废弃了规矩。一个孝顺的孩子不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家长的错误上面。

如何培养习惯:立规矩、讲方法、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团结一致。

家长应十分重视孩子以下习惯的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劳动习惯,取放物品有序的习惯,文明礼貌,各种姿势习惯等等。不要以为这些是小事,不注意教,孩子就不懂。习惯养成并不容易,做父母的一要指教,二要示范,三要督查。要从点滴抓起。要坚持训练。以文明礼貌习惯为例,要训练孩子礼貌用语,禁止粗话,要让他们懂得尊敬长辈,让坐,倒茶,问候。要让他们懂得爱护弱小,肯帮助小同伴。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对他们的爱,在各种场合不随意动别人的东西,不打扰别人的活动,能乐意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不任性发脾气,等等。总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件件小事做起,并且通过训练要能巩固下来,对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要认真加以矫正。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眼要尖,耳要灵,心要细,嘴要巧,手要勤。要手把手地教,直到抓出成效来。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在得法。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心理疏导问题。要教育好孩子,不懂得孩子心理可不行。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少家长同志的愿望是好的,可就是教育效果不行,这其实是一个教育是否得法的问题。不少家长有如下感受: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孩子不肯跟自己说心里话了,孩子现在做事总爱躲着父母了等等。这些究竟是为什么。稍加分析,不难看出,是由于父母教育不当,使孩子产生了心理障碍,所以,家庭教育中要十分重视心理疏导。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必须注意以下三条:
   
一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中国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是不平等、不民主的,其实,父母的权威有时是靠不住的,要使你对孩子的教育是成功的,父母必须与孩子心理沟通,要能沟通好,信

 

任是最重要的。好父母永远应该是低姿势、高姿态的,只有你的姿势低了,孩子的问题才会自然流向你,有事才会和你商量,有话才肯跟

你说。同时,你的高姿态,你的理解和宽容又会赢得孩子对你的信任和敬佩。

二是对孩子的关爱不要过度。爱孩子永远是正确的,但过度了就是错误的。现在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带来了不少心理问题。父母过紧的拥抱会窒息孩子,过度的保护,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去对付和处理问题的基础上的。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孩子自己去实践,父母是不可以替他们去做的,再说替孩子做他们能做又愿意做的事,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最大打击。
   
三是学会尊重孩子,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们也需要面子,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多训斥,给孩子留点面子,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结束语:————“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上一篇:转发关于举办2014年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下一篇:与同龄人谈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