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校本教研>>阅览文章

龙都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07/11/14 14:18:3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38位读者读过


龙都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走行动研究之路,研究和解决新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原则:

1.坚持专业性引领,做到校本教研行为自主、内容适切、形式多样化。

2.坚持实效性研究,实施随堂听课、同年级同学科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课题研究贯穿始终的教研模式。

三、具体措施:

㈠继续推行随堂听课活动(以周二听课日安排为主要形式)。

1.目的

了解学校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情况,为学校管理以及校本教研提供一些决策依据,同时也促进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提高日常优质课的比例。

2.操作方法

⑴随堂听课采用“推门课”、“周二听课日”的形式,其中以周二听课日的安排为主。

⑵周二听课日由教导处负责安排。教导处于周一放晚学前,通知执教者,并确定好上课节次。执教者不得推诿,但可以作适当准备。同时教导处还要确定好主评人,一般由行政领导等担任。

⑶上课前,请执教者准备好凳子供听课者坐。听课后,主评人与执教者作重点交流,肯定优点,并毫无保留地提出改进意见。欢迎听课老师与执教者交换意见。(执教者做记录备查)

3.参与听课的人员:以学校行政领导、干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等为主,有空课教师应积极参与。

㈡全面铺开同年级同学科组教研活动。

1.目的

践行我校初步构建的集体备课新模式——同年级同学科采用“立足整体规划,个人分段负责,全组共同研讨,以点带面,精品积累”,在实效上下功夫,提高教师贯彻集体备课精神的能力,让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

2.操作方法

⑴同年级同学科组教研活动由教导处宏观调控,学初拿出活动计划,确定好每周开展活动的年级、学科。一般每周安排两个年级、不同学科,共计2节课。

⑵具体活动的组织开展由备课组长负责。各备课组长按照教导处安排的序时进度,慎重安排好全学期上课人员。在前一周的周三确定好上课人员(以个人申请为主)、上课内容、上课日期节次(尽量避开周二周三),并通知组员,同时上报教导处备案。课前要督促并帮助上课教师精心准备,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执教人员要吃透教材,领悟集体备课意图,同时又要融入个人风格,拿出详细的教学方案,力争上出较有质量的教研课,能给他人以启发。活动后将教案交组长保存备查。主要参与听课者的“学课”同时进行。

⑶开课前一天放晚学之前,备课组长在学校“通知”栏内写好通知。备课组长安排好凳子供听课者坐。

⑷听课后,备课组长召开全体组员进行深度评议。执教者先说课,再集体讨论如何针对年级特点贯彻集体备课精神,并帮助执教者扬长避短,提炼教学风格。欢迎其他听课人员参与评议。(组长安排专人记录,建挡备查)

3.参与听课的人员: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同年级同学科全体教师为主体,有关领导、教研组长,以及其他有空课的教师积极参与。

㈢精心打造学科教研组的研究活动。

1.目的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以“学课——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为载体,从典型课例中提高教师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的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同时又搭建了培养青年教师和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的有效平台,促进全体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2.操作方法

⑴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仍由教导处宏观调控,统筹安排。学初即拿出活动计划,确定好每次活动的年级、学科,一般间周一次(以双周三开展为主),安排两个年级、不同学科,共计2节课。

⑵具体活动的组织开展由教研组长负责。教研组按照教导处的序时进度,大体安排好全学期上课人员。

⑶提前两周做准备。教研组长要组织组内骨干力量学习有关理论,拟出教研活动要实践的理论、方法,以及活动方案,确定好上课人员、内容、时间、节次,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同时通知组员提前“学课”,并于前一周三上报教导处备案。在发挥执教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进行集体备课,由执教者写好说课材料,备好详案。(活动后将说课材料、教案交组长保存备查。)

于开课前一周的周末,由教研组长将材料复印,并及时分发到组员手中,同时上报教导处1份。执教者可以进行试教,力保最后执教成功,能体现出新理念、新方法,最大程度保证研究的实效性。

⑶开课前一天的放晚学前,教研组长在学校“通知”栏内写好通知。开课前1节课,教研组长安排好凳子供听课者坐。教师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⑷听课后,教研组长召集全体组员进行深度研讨。研讨前先由执教者说课谈得失。研讨中不宜泛泛而谈,应针对要实践的理论、方法或要研究的问题,开展主题式研讨,力争一课一得。中心发言人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对课进行深度解读,指明执教者和听课者的努力方向,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安排专人记录,建档备查。)

3.参与听课人员:以教研组长、中心发言人为核心,组员全员参与,有关领导及其他有空课的教师积极参与。

㈣努力构建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研究的工作机制。

1.目的

把教研和科研结全起来,发挥教研这一“草根化”行动研究的特色,又发挥科研目标更加明确集中有深度的优势,实践“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研究模式,努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在过程中提高教师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能力,力图让教师专业能力深层次提升。

2.操作方法

⑴课题研究由教导处教科室全面组织,三级科研网全面实施,共同合作,和谐运作。

⑵学初专项会议研究决定,校级课题核心成员为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等成员,校级子课题负责人有杨小林、李成保、郭家聚等,教研组课题负责人为各教研组长等,个人课题组成员有王培玲以及40以下全体青年教师。

⑶第3周制定好本学期研究计划,所有课题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在研究中要把握好研究方向,有效融合教研、科研,运用科学的方法,规范研究,有实效。在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建立例会制,一般每月一次;再次,要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每学期达4次以上;最后,要注意材料的搜集,各项记录完备,学末要拿出阶段性成果(工作总结、研究论文等),交教科室建档备查。

3.参加人员:以各级课题组长为核心,中青年为骨干,全员参与。

上一篇:落实新课程理念 推进复习教学研究
下一篇: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