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精神,要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
-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力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
有创造智慧的人,一定是有勇气的人,他要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面对问题在问题和现实的矛盾面前有强烈的迎战冲动他要敢于抓机遇,最重要的他要敢于面对自己,要不断地追求对自己的超越。
-
每个人都能自己“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第一处海关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
我一直提醒大家警惕模式问题。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和改变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这样,你还是把他看成一个行为者,而不把他看作是一个思想和行为统一的人。
-
我总认为,在课堂实践中到底应该什么做,这个创造空间应该还给教师,不用去做那么细致的规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完全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他的感受、他的一些想法去做起。我们不是要给他一个模式,我们是要他有这样的创造的冲动,要他生长出智慧来,要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主动地、自主地创造的人。"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在这里,"新基础教育"的艰难也就在这里。
-
这种把丰富复杂、变化不居的教学过程,简约化为特殊的程序化的单一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最根本的缺陷,它导致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智慧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不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受到压抑和制约,从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
"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即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即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即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
"新基础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发展的空间。问题意味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问题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发展空间,这需要的是我们对现实的态度,做积极的现实主义者。
-
互连网给我们的震动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它的机制:因互动而生成,因生成而更新,因更新而呈现出生命特征。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把某些内容上网、或下载网上的内容、或通过互连网进行交往。但是,我们为何不反过来想,把虚拟的网转换成一个由真实的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
-
期望找到更多愿望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新型学校创建而奋斗的同等者,期望与更多颗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每个学生的幸福人生而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心一起跳动,使力量聚集到一起发挥,使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期望新型的基础教育学校如雨后春笋地在新世纪中、在古老的国土上崛起。(《基础教育》2004年第5期 叶澜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