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发展中心>>青年教师论坛>>郭香君>>阅览文章

培训心得

发布日期:2015/6/9 8:14:52 出处:本站 作者:郭香君 有744位读者读过


   下午一点我们聆听了翠屏山小学戴老师为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上的一节令人难忘的音乐课题为《不能告诉你》。课程环节设置很精心,紧跟音乐教育体系的新理念,从导入时便引用了柯达伊体系中的柯尔文手势教学,对训练孩子的音高概念、唱歌技能等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以往的唱歌课不一样,戴老师并没有直接播放录音或者是自弹自唱然后一句一句填鸭式地教学生唱,而是从柯尔文手势入手训练孩子们的音高概念、音准,接着一组与歌曲相关的欢快的节奏念白,让孩子们在有趣的节奏念白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歌曲学习的相关音乐本体知识。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以掌握音乐经验和音乐活动能力为主的而不是单纯的乐理分析及歌曲学唱。节奏念白的同时,戴老师将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一组念词“小桌子,我擦的;小凳子,我摆的;小抹布,我洗的;小纸篓,我倒的。”另外一个声部对应地做出声音伴奏“擦擦,擦擦;擦擦,擦擦;刷-,刷-。”整节课开始不到十分钟充满了亮点,层层递进可见教师深厚而扎实的教学功力。当我正沉浸在课程设置的新颖独特中时,问题一跃映入眼帘。孩子们在这样复杂的声部训练中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很快地进入二声部合作的状态,声部表达不清晰,念白与伴奏声部不完整且不准确。试想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他们的音乐基础素养还较薄弱,他们所接触过的音乐形式还太单薄面对此时较专业的二声部训练形式显然无所适从。这样我不禁思考在面对零基础的低年级学生在课程设置环节上不仅要有巨大的吸引力力图打稳打牢孩子们的基础音乐素养,更要切合实际运用孩子们熟悉的,力所能及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分块简化、重组,化繁为简地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实践中感受和体验音乐,获得情感满足和审美享受。

歌曲教唱之后的音乐拓展活动,老师给孩子们听了一组与生活劳动息息相关的声音例如:擦玻璃、扫地、洗拖把。孩子们被老师难住了,几乎没有人听出来。课后潘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评课的时候特意提到这个环节,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觉得: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擦玻璃、洗拖把,或者说他们没有在意过这个声音,所以教师可以把抹布、拖把、水桶带进教师生动形象地直接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既能看到劳动的画面又可以辨析每一种劳动发出的声音。戴老师的设计初衷让我意识到音乐课程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乐为本,应将音乐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途径,让学生通过实践基础获得感性经验;音乐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音乐活动能力为教学要求,而不是以掌握教材内容为教学要求。这节课的教学顺序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既要掌握情感体验也要掌握形式分析,教师从作品中体验并展示(演奏、唱)出作品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实现对作品的感情内涵的恰当体验,这种感情体验不能简单地通过语言传授,更不能由老师代替来实现。我们的课程目标应以学生的情感接受、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满足为本,这些只能在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在进行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全过程中,自己唱、听、动、创这样才是最好的音乐体验手段。

这次课听完了,忽然发觉自己曾经把一节音乐课想的太简单了,上一节好的音乐课,给孩子们一次好的审美体验不容易,它关系到整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否创新,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精心,理论是否联系了实际。在教学过程那些无法预期的问题如果是我遇到了,我又会怎样处理?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庆幸在第一次的学习中就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基础素养,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灵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课堂驾驭能力,不断地去走近孩子,了解孩子,不断地为自己扩充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刻苦钻研结合实际有效地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去。期待下一次的培训。

上一篇: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
下一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应用性发展策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