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日期:2015/6/10 22:24:05 出处:本站 作者:时怀芹 有790位读者读过
对于我们毫无经验的新教师来说,模仿应该是让我们成长的快速途径了,这也是每次基地培训都出来听优秀教师上课的初衷吧。
今天有幸在实验小学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收获颇多。印象最深的就是曹乐香老师的课,她执教的是四年级的一篇童话故事《云雀的心愿》。整堂课的设计如行云流水,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通过云雀飞行的地点变化,从沙漠到大河再到森林所经历的明白森林的重要从而引发让沙漠变绿洲的心愿,也就是本篇文章的中心。
在这节课中,由于沙漠和环境的问题离学生较远,所以在指导朗读时,曹老师放入了两段关于沙漠和大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深入地了解云雀的所见所感,并且通过自己的朗读体悟出来。这一点的引导非常好。
周荣清老师的《学棋》同样让我记忆深刻。周老师的课听下来,我只有一个词“条理清晰”。在讲学棋的过程时,她故意颠倒顺序,先把两位学生学棋的结果拎出来,再来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学生既明白了因果关系,又能通过对比朗读悟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最后让我佩服的就是姜佳鸣老师的课。她是跟我们一同成长的新教师,在她的课中到处流淌着两个字“从容”,扎实中有思考,训练中有探索。心中有内容,才能不慌不忙,淡然处之。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这么快的成长起来的,但我明白,这从容的背后一定凝聚着她所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而这三位老师的课还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扎实。无论是生字教学,还是朗读,口语训练,小组合作,都能看出师生间的默契无间,这一定是平时老师就训练有素的。
每次出来听课,都是一次成长。而最后蒋崇勇老师的讲座更为我们新教师的成长指出了方向。是的,我们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看名师的或者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堂来学习模仿。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长积月累,将他人身上优秀的经验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相融合,就会行成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