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10/7 20:33:30 出处:本站 作者:朱香锦 有775位读者读过
下面我将结合本班班集体创建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经验,谈谈我们这个特色小班班集体的建设。
(一)、《我喜欢你,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学生认识“班集体”,关心班集体。
当班集体组建时,孩子们才刚刚踏入小学的大门,对“班集体”这个概念来说还是陌生的、抽象的,因此,只能形象地引导他们:你们有两个家,第一个家是每天吃饭睡觉、有爸爸妈妈的地方,第二个“家”就是我们的班级——我们每天要在这里学习、成长,它的的名字叫“班集体”。这样一讲就激起了孩子们对“班集体”的亲切感,在他们头脑中就有了靠近和依赖“班集体”的朦胧意识。为了使“班集体”这个形态初步组建,我在开学两个多月后开展了一次《我喜欢你,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
这是第一次非常正式的主题中队会,并在全校进行了展示。我和孩子们都很重视!从主持人的选拔、排练,到各个小节目的排演,小朋友们都很上心、也很努力,这个时期我能感觉到在他们身心上的紧迫感和压力,在他们身上我很欣慰地看到孩子们的团结、努力和成长。结果也没让大家失望,一等奖的结果虽然在意料之中,但也足以让孩子兴奋了半天。孩子们互相拥抱、欢呼雀跃,我觉得我的良苦用心实现了。这个班集体在慢慢成型。
(二)、《班级布置可以这样美》——自己动手布置班集体
接下来就要在“形式上”下足功夫。首先在桌椅摆放上:为了充分体现小班化小组合作的特点和优势,根据学生人数,我将孩子们分成了5组,每组6呈T形摆放。在每组学生的安排上我也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智力、表现等几个方面,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学习及学校活动上的优势。接下来是抓好班级布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温馨的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因此,在进行班级文化布置的时候,我也花了不少心血。手贴板报、KT班、图书角、植物角、教师外墙等,在注重童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增强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同时,也增加了些人文气息,陶冶孩子的情操。在班级布置的相关创意和工作安排上,我也开展了一次主题班队《班级布置可以这样美》慢慢的有了耳濡目染,到了二三年级,孩子们开始自觉加入了班级文化布置的行列,仿佛这些也是他们的份内事。孩子们邀请家长做了拿手的小发明、小制作,也大方的从家里拿来了自己心爱的图书奉献给班级的图书角供大家借阅。孩子们自己动手创作的绘画和制作的手工也毫不逊色老师,在锻炼孩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能力。抽空,孩子们会三三两两地去欣赏我们的创意和作品,会在课间在图书角捧着自己喜欢的图书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最具竞争性的争星栏成了孩子们最关心的地方,那里俨然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大家默默的竞争着、比较着、进步着……
二、形核阶段
班集体的形式具备了,最艰巨的任务来了——如何将班集体内化?怎样使他有血有肉、更具内涵呢?我也将其分成了几个步骤:
1、为了增强学生特别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团结,形成凝聚力,发挥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样我也选择了班队会的形式,准备材料、收集孩子好的和不好的表现,制作了生动地课件,在全班举行了一次《我是班级的小主人》的主题中队活动。这次活动首先教学生学会关心班集体的成员,增进了他们的友谊。其次让学生学会关心班集体:看到有学生主动捡起教室地面上的纸屑,有同学把歪了的课桌椅排整齐,有同学主动擦了黑板,我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表扬他们是个爱集体,能为集体做事的好孩子。让其他孩子都知道这些都是关心集体的表现。鼓励每个孩子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除此之外,我还经常抓住晨会、课间和课堂对孩子进行教育,并组织孩子展开讨论:你准备为班集体做什么?这样学生会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要把班集体打扮得非常漂亮;有的准备把教室打扫干净;还有的说以后不乱扔纸屑,如果看到地上有纸屑要主动拾起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头脑中渐渐地会印上了“班集体”三个字,因为孩子们认为这儿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2、师生和谐相处,师生互爱、教学相长。爱的教育应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相互承担、相互给予的责任。如果只有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爱而没有形成学生反馈的爱,那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是片面的、危险的。而对于学生来讲,不仅要学会如何接受他人的爱,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施爱予人。教师的工作决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装进孩子的头脑里,而是在于与学生不断进行心灵与情感的接触中传播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但是如果缺少了真情的投入,缺失了真诚的关爱,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灵的相遇、相通与交融,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和谐的个性来。教师应该突破教师局限,促进学生成长,构建完美的师生关系,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另外要给予问题学生以特别的关爱,要用温暖的笑容接近、平等的爱心滋润问题学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3、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在班干部选拔上,我也采取了民主竞争原则。首先在一开学,我便告诉孩子们要选举小干部了,而且告诉孩子们什么样的行为符合小干部的条件,让孩子们在争取的过程中改变自己,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私下我会密切关注着每个孩子的情况,看哪个同学特别有责任心,工作热心,并会处理班级中发生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伙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也初步具有了判断能力,这时我鼓励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选择。选举的时候,我先和同学们先通过讨论制定了小干部的选拔标准:一、热爱集体,在同学中能起榜样示范作用。二、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热心且有能力为同学服务。三、团结同学、是非观念强,有忍让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四、能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五、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优秀。孩子们踊跃的报名、自我推荐,再在全班同学的民主见证下,我们选择了两位责任心强的小班长,和各科课代表、学习组长等班级小干部。他们现在一直活跃在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