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德育天地>>阅览文章
发布日期:2016/1/11 15:08:39 出处:本站 作者:诸晓艳 有900位读者读过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是抓教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主渠道是课堂,主力军是班主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班主任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学校办学水平高低,从而也能影响到国民素质的高低。为此,我校制定《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龙都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研究德育工作中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力求使班主任的思想理论上有所提升,工作实践有所创新,工作成效有所提高,全面推进我校德育工作的立体化、规范化,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班主任队伍,为我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队伍建设目标
创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受学生欢迎的、家长满意的一流班主任队伍。
三、具体实施: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在教师队伍中,对学生一生中影响关系最大的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都要通过班主任工作来实现,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班主任的师德有着教书育人的特殊功效。对于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学校把班主任队伍建设,尤其是师德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领导重视师德建设,带头讲师德。
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能够受到师生的爱戴和拥护。
2、班主任形成人人讲师德的舆论氛围。
(1)典型引路
树立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用身边典型,影响、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以高尚师德,无私奉献的精神,精湛的业务能力带动了广大教师。
(2)制度约束
学校把师德表现作为班主任评优评先的首要条件,把师德教育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杜绝了乱收费和体罚学生现象,增强了班主任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3)师德反馈
学校通过问卷、座谈听取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对班主任师德表现的反映,作为优秀班主任评选的依据。
(二)抓班主任教师的岗前培训,保证上岗的质量
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法》《心理学》和市、区教育局下发的有关文件,打好思想理论基础。做到四个结合:①学习与专题讲座结合。校长和优秀班主任,分专题讲座。如:《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应讲什么》、《如何上好第一节主题班会》、《如何开好第一次家长会》等。②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学习全国、市、区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学校请他们介绍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经验,使老师们少走弯路。③校内与校外学习相结合。④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观摩优秀班会课,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素质。
(三)以老带新,促进青年班主任的成长
学校要把新老班主任结成对子,老班主任要毫无保留地指导青年班主任的工作,年轻的班主任从老班主任身上学到了敬业修德,无私奉献,甘于清贫的高尚品质,从思想上有所提高。
(四)注重练好内功
把班主任基本功内化为管理班级、培育新人的能力。班主任工作有计划,理论学习有笔记;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通过以上形式的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工作,充分调动班主任主动学习提高的积极性。
(五)坚持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
学校用班主任工作常规考核班主任工作,规范其言行,加强工作的过程管理,通过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的量化考核,将班主任工作的追求点转移到注重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上来,把班主任基本功转化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上来,使班主任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龙都小学德育处
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工作实际,特拟订本学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学部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见到家长、领导、老师要问好。
②尊重长辈,听老师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③接受奖品或锦旗时要起立双手接,少先队员行队礼,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④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未经他人允许,不得进入各专用教室或其他处室;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节假日主动打电话问候;
⑥有客人来访,要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并能主动让座、倒水;
⑦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⑧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⑨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根据学校要求穿校服,挂好红领巾,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看半小时以上。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行动快速。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不喧哗。
④上学、上课不迟到。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勤剪指甲常洗澡,穿戴整洁。
⑥出入教室,不打闹。晨会或出操、退场讲秩序,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在公共场所游吃,不乱扔纸屑,不乱涂乱画,爱护公共财物。
⑧按时认真完成值日工作,主动帮助同学、老师和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乱丢弃;
⑤爱惜粮食,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纸篓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少吃零食;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强化学科渗透功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2.学校成立“学生会”,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少重点检查学生不文明行为;
3.建立养成教育工作宣传栏,及时批评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典型人物采取各班推荐核实评选的原则确认,定期公布养成教育阶段性评比结果;
4.将学生会检查结果作为“优胜班级评比”的重要考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