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4/10 14:56:44 出处:本站 作者:时怀芹 有741位读者读过
在台湾,凡是冠以“国民”的小学和中学,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即小学和初中。比如,如果是“国民中学”,那肯定是公办初中。我们今天上午参观考察的新北市成福国民小学,便是一所公办学校。
学校位置比较偏,类似于城郊结合部,是在一个山坡上,所以进校门得上一段台阶。知性而端庄的张乃文校长在校门口迎接我们。在一间会议室,校长做了简洁而真诚的致辞,然后由教务主任给我们介绍学校的课程建设。从教务主任的介绍中我们得知——
成福国小建校已有98年,全校共有11班,学生总数195人。其中家境弱势的学生超过60%,特殊学生(自卑症、智障等特殊孩子)占10%。近几年来,成褔国小的校本“环境教育”课程编写以学校愿景为核心,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开发了成福国小特有的“人文教育课程”与“环境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分为“生态环境”、“环境行动”、“生活应用”和“艺文创作”四大类。其中,“生态环境”包括:以水为家的植物、昆虫游乐园、赏蛙呱呱呱、鸟类的衣食住行、台湾蓝鹊的故事、微距摄影;“环境行动”包括:生态纪录片、动植物复育、生态伦理、生态游学;“生活运用”包括:社群与游戏、影像与生活、网路的应与安全、庆典与生活;“艺文创作”包括:主题摄影、生态写生、数位绘画、微电影、生态部落格。
不仅仅是开发这些课程,而且围绕这些课程,整个校园还有教学农园的设置、水生植物池的整理、透水铺面的铺设、生态教学橱窗的布置、生态步道的踏查到生态湿地的规划……因此目前在校园内记录到的生物相当丰富,共有水生植物131种、鸟类40种、蛙类11种、蜻蜓38种……这一切,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切的了解,进而培养了孩子们爱护乡土与自然的情怀。最近几年,学校共得到两次教育部“教学卓越奖”,并荣获“信息科技融入教学典范团队”。
说实话,在听校长和主任介绍时,我虽然感到了一些新意,然而并不十分激动。因为我在大陆许多学校听过太多的“创新”和“特色”,但大多言过其实——说的有十分,做的最多有三分。那一套又一套“理念”“模式”等等,多半正是拿来应付参观者的。但是,我们走出会议室后,校园所展示出来的一切,让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感到了惊奇。
我们听了一堂课,不,应该说是“看”了一堂课。这堂课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但这堂课带给我的震撼实在太深了。主任把我们领到了一个水塘边。水塘不大,周围青草灌木,水面莲叶浮萍,塘中水草茂盛。一群手持尼康单反相机的孩子穿着青蛙服(齐腰的桶状的防水服)来到塘边,主任提醒他们:“如果相机不小心掉进水里怎么办?”孩子们回答:“马上把电池取出来!”主任很满意:“对的。只要把电池取出来就没事了,相机打湿了不要紧,电烘箱里烘干就可以了。但千万别关机!好,下去吧!”孩子们从一个木质的台阶上,慢慢下水。虽然水很深,但孩子们却缓缓地在塘中移动着身子,举着相机对着各种植物或昆虫拍照。
我完全懵了,心想这是什么课?居然这样上!主任告诉我,这个水草塘是人工挖的。原来这里是一幢老房子,但地面老渗水。后来发现这里原来是一处地下水源,于是干脆把房子扒了,挖了一个水塘。于是,这里便成了一个环境课程的最好课堂。
看着水中特别开心的孩子们,我问主任:“虽然孩子们都拿着相机拍,但我理解这并不是摄影课,你们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教孩子们的摄影技术,而是以摄影为载体对孩子们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主任说:“是的,我们通过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感受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环境。”我又问:“孩子们手中的相机是家长买的呢,还是学校提供?”他说:“全部由学校提供。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家庭一般经济情况都不好。”
我们又来到塘边山坡上的一排木桌前,上面摆着水果打浆机、有木方框的筛子等等,几个孩子正忙碌着。原来孩子们这是在自制手抄纸。孩子们给我们讲解说,先把青草采来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用水煮,然后用水果打浆机打成浆,倒进水里,最后用筛子过滤……这样,一张最原始的手抄纸便做成了。我看孩子们熟练地操作着,心动了,便按照孩子说的步骤操作起来。几分钟后,我做的纸也成功了。
在操场边,我们听一个可爱的胖胖的小男孩给我们讲解微距镜头里的昆虫。他开始有些紧张,刚一开口就说不出来了,只是对着我们一边想一边傻乎乎地笑。模样儿太可爱了。这时一位老师走过去,问他:“你从微距镜头里面看到的是什么?”这么一问,男孩很自然地便回答,然后接下来他的讲解就很从容了。后来我们得知,这男孩是一个智障的特殊儿童,但通过摄影他找到了快乐和自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他还荣获了“总统教育奖”,这是台湾最高荣誉的学生奖。
我走过去,和孩子聊了起来。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大方地告诉我,并用手指在桌上给我写是哪几个字。我乐了:“原来你姓李啊!我也姓李,咱们李家的孩子,就是了不起!”他笑了。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显得特别纯真可爱!
放眼校园,房子是旧的,教室是旧的,操场是旧的,到处都有泥土和青草。想起大陆的许多小学,特别是名校,我不禁对同行的老师感慨:“在大陆,许多学校越来越精美、豪华和高大上:水磨石地面,瓷砖贴墙,喷泉水池,天文馆……总之,地面早已经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土了。孩子们在这样的校园里,被要求‘规范行为’‘文明休闲’,还有什么‘轻手轻脚,轻拿轻放,轻言细语’,整个学校就没有孩子尽情撒欢甚至撒野的地方!而这里的校园,如果按大陆某些验收标准,硬件就过不了关。但这里却是孩子们的乐园!这才是学校!”
让我和老师们感动的,还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对孩子们的爱。这种爱,体现在课程开发既从教育者的理念出发,也着眼于满足儿童的天性和情趣——正如我说过的:“好的教育,应该既有意义,也有意思。”也体现在对每一个孩子,包括特殊儿童的关照,让他们感到生活的快乐而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下午,我们参观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该校是台北最牛的中学,已建校118年。接待的老师告诉我们,建国高中生源超好,高一录取率为1%,是多夺得各科奥赛金牌最多的学校;高三毕业1000余名学生,考上台湾大学的就有600多人!马英九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
我一下明白上午离开成福国小时,张校长为什么要说那番关于“生源”的话了,她是担心我们下午看了建国高中的“赫赫成果”而轻看成褔国小。其实,正如张校长所说,这两所学校是不好简单比较的。我也无意否定建国高中。但是,一所只教“优生”的学校,和一对所有普通孩子倾注爱心与智慧的学校,我显然更发自内心地敬佩后者。
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大陆的一些类似于台北市立建国高中的名校牛校(但大陆的名校牛校从不主动说生源好)。于是在和建国中学校方的交流中,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好的医院,都是收治最难治的病人,而最好的中学却都是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医生与教师各自的价值在这里区别开来了。教育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