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4/10 19:41:28 出处:本站 作者:邵丹丹 有756位读者读过
探究式学习之我见
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邵丹丹
关于探究式学习,顾名思义是学生自主探究、深化认知、内化为能力,是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师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和资源之间的关系。
一、教师
教师适当“放”。放权给学生,包括学习自主权、选择权、话语权;放时间给学生,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探究的时间、评价的时间。
注意“收”。放的同时,还要适度地收、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时会脱离束缚,需要教师适时掌控。
多问“为什么”,多一点追问,课堂生成性资源就更丰富。
加大“引”。指导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和引导课堂教学的进展、拓展教学内容。
二、学生
大胆“想”,勇敢“说”,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愿意为解决问题而全力以赴。
善于合作,精于内化。小组合作要求每一个成员能积极参与到集体、贡献自己的所知,时刻要求自己做好小组的一员、班级的一员。
在探究式学习中,对学生合作、表达、信息处理和自学能力的要求增加,任务量有所加重,如果缺少引导,一定程度上达不到探究的教学效果。
三、资源
资源,为课堂学习服务,有效使用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处理这些课内外的资源,也成为了阻碍课堂教学的绊脚石。
四、师生合作,共同处理学习资源
在探究式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成为关键。根据问题收集资料,处理与分析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需要长期地锻炼和磨合才能达成。在搜集资料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结合年龄特征,灵活运用搜集资料的方法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力,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方法以真正达到获取信息资料,提高搜集能力的目的,而不可搞一刀切,为搜集而搜集,使这一探索性学习失去实效。
1.根据年龄的特征,要求资料的呈现方式不同。搜集资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更具吸引力,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了解资料的内容更为适宜。明确要求去搜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一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的信息。中、高年段的学生需要他们搜集跟问题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搜集资料的途径不同。小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很多:观察、阅读书报和杂志、访问、回忆、使用网络等,这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去查阅,还可以采用采访这一途径。中年段的学生已经经过一段时间搜集资料的训练,除了阅读书籍外,此时可让他们接触网络,学会一些检索手段,尝试使用网络去获取信息。这一阶段除了教给他们方法外,还应在遇到困难时给予协助。高年段的学生可以熟练地适用网络。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搜集资料的内容从小、易感兴趣入手。搜集资料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简单的、感兴趣的、范围小的资料能热情而主动独立地去完成,而对于偏难的、无趣的、范围大的资料感到力不从心。教师就应将所搜集的资料做相应的处理,范围大的将它细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再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去搜集,然后各自展示资料,又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对学生的透彻了解。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能力适应探究式学生,学生喜欢有明确的分工,指导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分层领任务后独立完成,课堂上再通过组内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让所有的同学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引导积累,提高学生资料分析的能力。
资料分析能力也是搜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分析资料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灵活明白、清楚、系统地掌握了已有的资料,才真正意味着掌握了知识,也才能够灵活熟练地驾驭和运用这些知识资料。分析资料能力是在正确积累资料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提高的。
我们需要训练学生根据收集任务和资料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而不是广泛摘抄。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引导训练学生。
交流时,小组内互通有无,整理归纳探究的结果。这就需要有个能干的小组长指引,经过有默契的练习后,再轮流当组长,让组员能适时得到发展。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能不断补充个人见解,教师进行归纳提升,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机会。资料分析时,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创意的形式展示,这也是能力的内化和外显。
根据堂教学的切身体会,如果能一直坚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增。所以多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增加生生之间互评的机会,调动同学们表达和参与课堂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