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10/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15234 有950位读者读过
龙都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围绕“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课堂教学,做好研
究、指导、服务工作”这一宗旨,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遵循教科研“为教
师专业成长服务,为课堂教学精彩引领,为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决策”的原则,根
据学校总体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引导广大教师走“学习、实践、反思、写
作”的教科研之路,让教科研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需求,在全校形成“在行动中
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的良好科研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课题,突出重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打造“轻负高效”课堂。
2.全面推进以“预习、课堂教学、课堂限时作业”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实施“教师读书成长”工程,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4.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
5.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围绕“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三个重点,深入开展“说—讲—测—评—思”、 “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常态课堂案例研讨、案例分析、教育叙事、教育沙龙”等多元化的校本研究活动。
6.开展“高效课堂系列达标活动”。从“课标”、“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分项达标,深化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限时作业三个环节的研究和实施,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持续发展。
7.积极参加市、区校本教研活动,带动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1、依据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方向,利用“信息快餐制”及时推荐学习内容,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书报、期刊学
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新观念,进一步提
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发挥课题组长的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教改为重点的专题讨论,通过及时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讨论课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
3、结合我校经修订完善后的教师教科研考核制度,落实具体的学习要求、论文写作要求。通过定期督查落实对教师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促使全体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深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1、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听取专家讲座、参加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稳步提升科研水平,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靠拢。
2、继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研讨课组内磨课”等形式,引领教师始终关注和直面课堂,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3、结合省、市、区各类征文活动,开展好校内外教育随笔、案例分析、教学论
文等征文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道路
上不断完善自我。
(三)注重三个层次的研究,突出科研的实效性
1、反思性研究:这是最易于普及最具有“草根化”的行动研究。研究主体定位于每个教师,最终成果形式为改进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并能写出经验总结。
2、专题性研究:这是有主题力量相对集中的研究,研究主体定位于教科研骨干教师和中层领导,最终成果形式是对教育教学中某些重难点取得突破,并写出专题报告或调研报告。
3、课题研究:由学校整体规划,全面推进,最终形成有质量的课题成果。
①我校将把“十二五”市级课题《基于“龙都娃娃鼓”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确定为学校教科研的主导课题、核心课题 , 其余课题均已以此为主线展开。
②校领导将身体力行,率先参与教科研活动。如校领导亲自担纲课题研究,并及时对教师的教科研给予帮助与指导,解决教科研中的困难。
③为确保学校教科研规划的落实,将教科研工作真正做深、做实,各课题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课题组成员间必须有明确分工,落实子课题研究。
④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潜心研究,团结协作,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各种研究方法,力求最佳研究效果。
⑤课题组要增强成果意识,按期写出书面总结和研究论文,并将所有记录资料交校教科室存档。教科室将进行科研成果评选,对评选出的优秀科研成果,并予以推广。
(四)注重总结提炼,推广科研成果
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我们要让每位教师都学会并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充分发挥me博客和大家语文网中龙都小学博客群的作用,鼓励教师利用学科博客与校内同事和外校教师交流磋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争做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
同时,我们教科室定期向学校网站上传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学习文章,并选择教师撰写的具有较高质量的实践心得上传至专题栏目,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在全校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我校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了学科博客栏目,教师每天登录学校网站,可以探讨各学科教科研热点问题,并上传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育故事等,努力使教育网站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成为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
(五)鼓励教师撰写论文,积极参评,强化成果意识
积极鼓励和帮助广大教师将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成论文或案例,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评比。学校要求40岁以下教师至少每学期上交一篇论文参加区级以上评比,40岁以上教师至少每学年上交一篇论文参加区级以上评比。
(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就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充实内容,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管理机制。
(1)各项活动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负责人、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活动明确有序,进展顺利。
(2)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级部要将校本学习及实验课题纳入教师常规业务检查。教科室开展的各项活动将纳入对优秀教师及级部的考核。
(3)做好各种教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