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校务管理>>阅览文章
发布日期:2017/2/16 9:11:31 出处:本站 作者:李家春 有1264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
指导思想:
本学期,龙都小学教导处将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认真执行江宁区教育局的工作意见精神和教研室的工作计划,继续贯彻江宁区《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在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中,结合我校“规范从我做起,让规范成为习惯;我从小事做起,让小事成就大事”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常规,强化管理,规范教学,提高质量”的思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素质教育为追求,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龙都小学师生素养持续、有效发展。
主要措施:
一、严抓质量管理,立足现状寻突破
1、质量管理重平时。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过程的终端显示,只有重过程,狠抓平时,才能在教学调研时心中不慌。如何促使教师功在平时呢?强化学科单元调研是重要的抓手,有力的手段。学校征订的调研试卷,备课组都要认真组织,将调研结果及时上传、汇总。并且,当周的调研结果一律在下周教师会ppt通报,通过广而告知的方式,促使大家重视教学质量,自觉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教学上。
2、校际联谊促提升。“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校际之间也有差距,也有相互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用好乡村联盟、手拉手学校等联谊的平台,通过参与联谊校组织的教学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积极参与联盟校组织的学科调研,既享受到他校的教学资源,也有利于看到和他校的差距,为质量提升提供动力。
3、毕业班管理不放松。毕业班是本学期教学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语数英三科期末调研的概率近乎100%。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促进各科质量稳中有升,除了召开毕业班教师的月工作例会,及期中前后学生会之外,还应该组织各学科教师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及近几年不同学科的命题思路,自主出具复习资料,强化练习。
4、行政蹲点分年段。教学管理涉及众多学科、众多教师,管理举措难免粗放,而且学科有别,年段有异,很难做到管理入细。学校可以根据各主要行政的任教年段及学科,实行行政分年段蹲点管理,对各年段的教育教学进行具体监督、指导,力求做到管理的精细化。
5、转入学生严把关。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每年的招生、转入工作比较突出,去年录入非学区生将近75人,转入的学生多数是随父母来当地种菜务工的。由于地区的教学差异,转入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我校质量的提升带来不小的压力。后续的招生转入应该严控生源质量,凡进必考,有序组织招生,减轻学科教师的补差压力。
二、规范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1、周二随堂听课制度化。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赖于常态课的有效教学,只有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质量提升才有保证。将每周二定为全校的随堂听课日,安排专人听取各学科,各年级教师的常态课,有助于促进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考虑学情,提高课堂实效,常态课的效率提高了,天长日久,教学质量必会稳中有进。
2、强化随机视导。教学视导是常规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区教学检查明确要求每学年的教学视导不少于5次,切实提高教学视导的实效性势在必行,结合我校具体的校情,将视导与日常质量调研相结合,对薄弱的学科,薄弱的年级加强视导,通过视导诊断教学问题,督促任科教师反思各自的课堂教学行为,助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3、创新“五认真”检查的方式。“五认真”工作是教学管理中最基本的常规工作,也是各项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使大家“五认真”工作落在实处,做在平时,应重在平时的过程性管控。“五认真”检查的内容面广量大,普查既不利于组织,又不利于问题的整改,检查手段要有所创新。本学期,“五认真”将专项检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尤其重视各科作业的检查,及时向教师反馈检查的结果,并将过程性的检查结果挂钩学末的绩效考核。
4、严格早午间的考评。早午间管理已然成为我校的突出亮点,基本做到了有序,但仍不够有效。发挥早午间管理的实效性,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全校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午自习管理倡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特别是中、低年级,在学习任务不是很重的情况下更应倡导课外阅读,培养阅读的习惯。早自习应准时准点检查,将每次检查的结果在教师会通报,好的表扬,不好的点出,促进教师自觉到班,准时到岗,并将过程性的检查纳入学末的绩效考核。
5、领导、教师齐巡课。领导、教师共同巡课是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创新,教师参与值周反馈既有利于督促教师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又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服从学校管理,可谓一举两得,为更进一步提高制度的实效性,增强大家值日的自觉性,鼓励大家发现真问题,反馈真心话。绩效考核要加大区分度,倡导大家形成敬畏各项制度要求的正能量。
6、集体备课求实效。集体备课是认识深化教学重难点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常态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重要渠道,搭建平台,让少数全是年轻教师的学科或年级先做起来,在行动中不但改进完善,为后续全面铺开积累经验。本学期开学之初,我们将组织全校教师围绕开学第一课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并主讲,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的流程,并确定下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及主讲人,以使我校集体备课规范、有效。
三、教学活动要多样,助质量提升
1、课外阅读纳入考核。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已经提高到举足轻重的位置,每次区级调研将占比5%左右,而且学生的阅读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及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刻不容缓。鉴于我校的具体校情,必须循序渐进的做好阅读工作。本学期将组织校内售书活动,将必读和选读数目送到学生眼前,确保人人有书看;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铁定为课外阅读课,语文教师必须保证生生看书,校长室和教务处联合巡查,坚决杜绝不看书的班级和教师,对组织好的班级予以表扬奖励;平时开展读后感的评选活动,在校内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慢慢爱上阅读。
2、学科竞赛丰富多样。本学期,教导处将在总结上学期各项活动竞赛的基础上,对一些富有实效的活动不断进行完善,以求将各项活动做得更细、更实、更好。本学期初,利用教师会学习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宣传将要开展的活动,好让教师早做准备。学期末,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竞赛活动。英语的单词大赛、数学的口算比赛、语文的看拼音写词语比赛和必背古诗75首的默写比赛,以及语文写字比赛。通过比赛引导教师关注各自的学科教学,引领学生注意日常的学习积累,从多方面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龙都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3、学困生的提升重过程。综观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数据分析,全校的学困生数量较多,并且呈现年段分布不均的特点,尤其中高年级呈逐年增多的态势,这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本学期,我校将对学困生的提升工作予以重点关注,加强对学困生的过程性管理。教导处将分学科对每一个班级的学困生建立数据库,作业评比、教学视导、活动开展……将学困生纳入专门的监管,并且在学期内组织各年级的学困生开展专项的检测评比,了解学困生的进退情况,挂钩教师的绩效考核,以制度考核的方式引导教师关注本学科的后进学生,每个学科教师每学期都要将后进生的转化作为己任,年年推进以期形成好的良性循环,为龙都小学的质量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们将参照上学期期末成绩,将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的学困生数据提供给所有任课教师,要求教师粘贴在各自的工作手册上,不但了解自己班级的学困生,也知晓其他班级的学困生,以此督促学科教师关注关爱学困生,记录好本班本学科学生的成绩变化情况,为学期末评定教师的教学实绩提供参考和依据。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俗语讲“习惯成自然”。好习惯的养成会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使学生的发展终生受益。本学期,结合具体校情,以服务教学为宗旨,考虑年段特点,我们将组织各类学习习惯的评比活动。譬如:低年级规范写字、中年级课前准备、高年级端正坐姿……大家群策群力,将评比的结果挂钩教师的教学实绩考核,力求活动的实效。
总之,教务处要力求做到凡事勤思考、布置要落实、检查要反馈,真抓实干,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规范,更有成效,使龙都小学的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
龙都中心小学教导处
2017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