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发展中心>>青年教师论坛>>施莎莎>>阅览文章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发布日期:2017/11/6 19:49:27 出处: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作者:施莎莎 有1237位读者读过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彻子1981年出版的一部自传体代表作品,文中讲述了作者小学时代一段真实的校园故事:刚上一年级的小豆豆因过于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真心呵护和科学引导下,一般人眼里行为怪异的小豆豆,遥渐成长为一个聪明可爱的好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发展的基础。

   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淘气的小豆豆能够拥有一位智慧的妈妈而庆幸;为巴学园独特的育人环境、创新的育人方法而惊叹;为小林校长高瞻的育人理念、无痕的育人艺术而折服!比照小林校长的育人行为,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一、教育,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用了整整4个小时倾听一个小姑娘的心里话,她的喜怒哀乐,她的见闻感受,任由小豆豆一股脑儿地倾吐出来。小林校长只是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为孩子的高兴而高兴,为孩子的悲伤而悲伤。

   这是需要一颗教育的耐心,一颗教育的虔诚之心的。现行的中国教育,别说学校的一校之长,就是任课教师,又有几个人能够如此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中国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校长的机会,更遑论与校长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

   小林校长的行为给我们树立了为师的标杆:一位优秀的校长,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里想法。让孩子的悲欢在教师的心中流淌,让孩子的喜怒在教师的脸上呈现。教师则应适时给予孩子温暖的慰藉,抑或绵绵的祝福,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苦忧。这样的教育,才是快乐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不断地发现他们特有的品质;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在经过20年,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会如天上的繁星般数不胜数!

   二、教育,需要了解孩子需求

   为了让学校的育人环境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巴学园的教室不是常见的楼房,而是一辆辆电车。电车的长椅子被拆下来换成了孩子的桌椅,司机的座位变成了悬挂黑板的地方;电车的行李网架成了孩子们放置书包的地方;老师的办公室也在电车里,以便于师生沟通。孩子们在电车教室里学习,就像坐在电车上旅行,充满了快乐的笑声,溢滿了幸福的笑脸。

   是呀,应该反思一下学校的设计理念,改进教室的设计模式了。应当基于孩子的需求,基于育人的需要,让温馨的教室成为孩子思维的运动场,让和谐的校园成为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三、教育,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巴学园没有校歌,不是校长没有谱曲创作,而是孩子们不喜欢,孩子们认为巴学园的校歌过于简单,便不肯接受。校长知道后只是露出遗憾的神情,却没有指责,也没有生气,而是用黑板擦轻轻地擦掉五线谱。因为,小林校长认为孩子们不喜欢校歌,不如彻底放弃。违背孩子意愿的事,小林校长是不会做的。因此,在巴学园,孩子们可以从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任务。

   传统的小学教育是讲台、固定的课桌、作业,传统学校中不喜欢调皮、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小豆豆原本在这样的学校中学习,因为她的天真好动。上课时看到外面的马戏团,她会大声和人家打招呼等等一系列老师认为的恶作剧,所以学校劝他退学。来到巴学园后小豆豆就被这里电车做的教室所吸引,不仅如此,这里还和其他学校有许多的不同:吃饭的时间非常愉快,老师不再催饭大家都在品尝自己带来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还有他们自己编的嚼啊嚼啊的吃饭歌;上课就更不同了座位并不固定(有些像幼儿园);一天全部的学习内容老师在早晨写在黑板上,小朋友们自己选择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做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在作实验,如果上午把课程都学完了整个下午就可以散步了。当然还有许多让孩子们喜欢的事。

   四、教育,需要关爱孩子的身心

   为了让孩子们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小林校长要求孩子们每天的饭盒里都要有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每天饭前,校长和夫人都亲自检查孩子们的饭菜,如果哪个孩子只带来一种莱,校长夫人会给孩子们夹一份海的味道或山的味道搭配,以均衡孩子的营养结构,避免孩子营养失衡。为了摆脱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小林校长特别设计了适合孩子们的运动项目,让他们在运动会上各展风采,重塑信心。因此,我们看到了身体残疾的高桥君参加每个运动项目都能卫冕冠军;看到了小林校长与一个因言语不当刺伤童心的教师进行谈心教育;看到了残疾的孩子也能大大方方地脱下衣裤裸泳,感受无论什么身体,都是美丽的。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小说,而且是很有价值的小说。如果我们向小学生和家长推荐亲子共读的书目,我一定会极力推荐《窗边的小豆豆》。从文学的意义上说,它是一本非常成功、非常优秀的小说,而在它的意义和价值上,有着更大的作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是异想天开,但是在现实中我不知道它有多大的实践场地。因为,它太富有挑战性。它对爱心、耐心、想象力的苛求远远大于对知识的要求。不管怎么说,这本小说给予我们的启迪一定和其他小说有很大的不同。


上一篇:《小小的船》听课反思
下一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