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发布日期:2017/12/29 10:52:08 出处: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作者:王紫嫣 有1037位读者读过


情感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体验、情感表达以及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感到愉快,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使学生个体具有丰富的内心体验,从而促进个体的个性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生活信息化的不断加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也越来越国际化,我们的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英语。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对第二外语好奇心很强的阶段,在此阶段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对日后学习英语有很重要的作用。英语作为我们母语之外重要的第二语言,同时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如何使学生有效的进行英语学习是英语教育工作者要共同努力探索的。情感教育贯穿学生全面发展的始终,重视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选择小学英语作为情感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性。小学生长期记忆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强,学习自主性也不强,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化倾向,当他们对学习任务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和持久。因此,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能有效的激发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渗透情感教育。

一、从教材入手,赋予教学内容以情感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科知识的提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要想系统的掌握知识,一般首先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教材是教学中师生双方开展活动的依据。由于教材的特殊性,人们往往视其为物不见其情,故以往的教学心理学多从认知视角研究教材,缺乏从情感视角深入分析。其实,教材是构成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一个重要源点,并会深刻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应加以重点剖析。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将书本的知识“满堂灌”给学生,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这是处于应试教育背景下重知轻情的情况。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教育的新追求,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取材广泛,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过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学习者建立起与学习材料有关的认知结构;二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前者属于认知因素范畴,涉及学生能否掌握相关知识。后者属于情感因素范畴,涉及学生愿不愿意掌握有关知识。在教学中,情感的作用突出表现在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的相互联系之中。教师对教学材料情感体验的深刻程度直接影响着其他两个过程中情感的形成、发展及形成效果。因此,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遵循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信息的形式,让知识成为情感的有效载体,达到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的需要。

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新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即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为将来进一步地学习英语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儿童言语的产生是以情感等因素作为动机的。在英语教学时使用情境教学,首先,能够为学生提供听英语,说英语的机会,使学生有兴趣去参加到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去;其次,情境教学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虚拟的交际平台,能够充分的发挥英语的交流运用功能。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让学生枯燥的机械记忆和练习,学生机械重复学到的英语词组和句子,和日常交际生活脱离,不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身心特点,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害怕说英语,害怕用英语与人进行交流。英语情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运用语言。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而抽象的概念或道理,不大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小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学习活动的开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对抽象的教学内容的注意也逐渐认真起来。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有趣的情境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李吉林老师作为研究语文情境教学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概括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对英语教学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五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已激起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五要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不仅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也适用于包含小学英语在内的其他所有学科。

三、师生互动,情感互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毫无疑问,在学校教育空间里活动的人就是学生和教师。根据情感教育的特点,在教育空间里,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主角的关系必然是亲和且快乐的,这样才能营造出宽松的教育氛围,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主动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就有可能不知不觉的对学生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这样会使学生激起对教师的更真诚的尊敬和信赖。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调节和释放学习的紧张和压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希望。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学习中有主观能动性,差异性;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发挥情感中的积极因素,调节情绪。对于学生情感的变化,要给予理解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压制,否则会适得其反。

  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学生也会用特有的方式和态度给老师的教学以肯定和赞赏,达到师生特有的默契,形成师生间的情绪相互鼓励,互相鼓舞,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沟通。

四、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手段。情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也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情感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有重大的意义。搞好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身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推动教师的教学质量,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而英语作为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学科,也是对外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要在教学过程中讲究策略,结合学生情况逐步实施情感教育,也要不断的与同行相互交流,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情感教育策略。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认识能力的培养,更加要注重情感知识的获取和情感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课外阅读反思
下一篇:Unit7 At weekends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