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一顶帽子和一个班级

发布日期:2018/4/20 8:34:36 出处: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作者:杨晓彤 有887位读者读过


作为一名教师,在开展公开课的时候,或许最担心的就是发生突发状况,而就在我的一堂校级公开课上就也曾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那是一节新入职教师都需要经历的课程,准备一节课向同校的其余教师展示你的课堂风采。毕竟是第一次展示自己的课堂,因而我精心设计了课程并做足了准备,将安排设计的一切用纸笔一句句记录,甚至我还特地买了几个小帽子作为道具,可谁知偏偏因为这几个我自以为是亮点的小帽子,引发了我意料之外的状况。

 

这次我教学的是二年级下册《春天的小河》这首歌曲。我用帽子的设计意图是想请学生上来扮演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几个小音符do”、“re”、“mi”、“sol”、“la”,从而熟悉歌曲中相似的旋律片段。

 

起初一切都按照我的设想进行着,当我亮出我的小帽子时,孩子们惊叹的表情也是如我所料。我告诉他们,上来扮演小音符的同学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小帽子,孩子们都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的举起小手。我邀请了5位同学上台,正好对应了这五个音符。其他的同学或许有些失落,但很快也进入状态和我们一起玩起了“点唱机”的游戏。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游戏就这样开展开来,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哼唱着旋律,就这样愉快地解决了一二四乐句,上台的五位孩子也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心仪的小帽子。

 

台下的孩子们满脸羡慕,我告诉他们:“还有最后一顶帽子,你们可以在曲谱中找到我们没有出现过的那个小音符吗?”

 

看着这最后一顶帽子,孩子们的竞争欲望变得更强了,举手的孩子变得比之前更多。我注意到一位不怎么开口互动有些许内敛的男孩子也加入了其中,这让我有些吃惊,我毫不犹豫邀请了这位男孩子(称作小王),请他来回答,可就在这时,我听到了孩子们些许失落亦或是不满的声音。

 

“我也想要这个帽子。”

 

“为什么不叫我啊?”

 

......

 

我没有过多在意,以为只是因为最后的一顶小帽子即将被送出而有些失落的正常反应而已,加上起立回答的男生似乎有些胆小,所以我的关注度可能更多的在他的身上。但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老师,xxx哭了!”

 

我的视线一下子到了那个哭的女孩子的身上,问到“怎么了?为什么哭了?”

 

“老师,她也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可是你没有叫她”旁边的同学回答道。

 

这句话一下子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罪孽深重”,第一反应下特别后悔自己设计这样的环节,毕竟太冒险。可这是公开课啊,我要如何才能圆滑的处理这个问题?和大多数上公开课的老师一样以大局为重,我只能简短地安抚了一下,毕竟考虑到课堂还是要继续。而这时小王似乎变得更加胆小了,他已经说出了正确答案,只是有点小失误,我想让他再试一次,可孩子们立马又“爆炸”了,唏嘘声不断,埋怨着我不公平。

 

看小王紧张的发不出声,我问“有谁愿意来帮助他一下?”可最让我惊讶的事情,就在此刻发生了,居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去帮助他,这着实让我十分尴尬,与此之外,更多的是遗憾,遗憾现在独生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们的自私,可他们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可我还是想尝试“愿意帮助他的请举手?”只有零星的几个小手举了起来,但其中,就包括刚才哭的那个女生。

 

于是我灵机一动“老师理解你们想要得到这样的一顶小帽子,可是你们看,xxx也那么想要得到这个小帽子,甚至老师刚才没有叫她回答问题,她都哭了,但是当老师问到谁愿意去帮助小王一起回答完成这个问题时,她却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我觉得非常棒,这让我十分感动,她哭是因为她想要这个帽子,你们也一样想要,而她举手选择帮助小王,是因为她明白,他们是同学,是朋友,而你们,更是一个班级体,我相信她既然能够做到,你们一定也可以做得到。”

 

我举起手里这最后一顶帽子,并告诉他们“这是一顶纸帽子而已,老师一捏它就坏了,你们听过一个故事吗?一根筷子一下子就掰断了,一捆却坚强无比,一根筷子就像这个帽子一样脆弱,而你们却可以凝聚成一大捆。”

 

于是我冒险又问了一次“愿意帮助他的同学请举手。”

 

孩子们互相看了看,开始一个个举起他们的小手,直到最后,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而小王也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完成了这个问题,得到了他的小帽子。最终,课堂也顺利的进行到了最后,我也是松下了一口气。

 

而在后面的研讨过程中,其他的教师也和我提到了这个突发状况,称一开始也为我捏一把汗,好在后来处理的不错,并告知我,小王实际上是这个班级里比较差的学生,也很调皮,所以孩子们可能都不太愿意和他一起玩。

 

或许对于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来说,会选择直接放弃让他回答问题,避免一些特殊状况的发生,这或许是比较聪明的办法,但是却也是不负责任的办法。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权力,当他乐意去举起手参与你的课堂时,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进步。作为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课堂书本知识,我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关爱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因为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自私亦或是有着其他不好的性格特征,往往是我们这些大人,没有尽好自己的职责。就像这节公开课一样,孩子们或许并不懂得团结和班级的定义,而这就是教师存在的意义,凝聚整个班级,互帮互助,相亲相爱。

 

而事后,我也找到了小王,问起他对于这个事情的体会和感受,我相信经过这件事情会对他有所启发和帮助,而事实证明现在的他变得比以前更乐于去表现自己,也更乐于去和同学交往。

 

或许有人把这堂课出现的这个状况称作失误,但对于我来说,课堂就是教育,而教育却是方方面面的,学习书本知识是教育,教育学生道德品质亦是教育。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只要你足够细心,耐心,他们最终都能够获得自己人生的“桂冠”。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下一篇:小学生音准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