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发展中心>>青年教师论坛>>李香>>阅览文章

岗中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日期:2018/5/29 18:45:18 出处: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作者:李香 有952位读者读过


今天下午参加了南京市翠屏山小学参加小学语文教师基地培训活动。听了靳蕾老师的《下大雨》和张艳老师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下面我就这一次听课活动,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和感受。

《下大雨》这篇课文很明显的感受到靳老师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在上课前靳老师以生动有趣等方式导入课文。借助图片进行教学加深对课文词语的理解边读边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效果。《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描写了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面看,文章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物喻人。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特点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课堂上,老师抓住了教学的重点,而且化解了难点。老师始终围绕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句话,让学生朗读、感悟。 宋庆龄为什么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到底是怎样的两棵树?教师先出示了图片,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对这两棵树的印象。接着老师以那么在作者眼中,这又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将学生的目光导向文章的语言文字。扣住关键词蓬蓬勃勃来体会樟树的外形特点,教学的步骤逐步深入,先理解蓬蓬勃勃的含义并读好这个句子,接着,学生默读课文看作者怎样具体地描写樟树蓬蓬勃勃的。在潜心会文中,在品词析句中,学生逐渐丰满了对樟树外形的认识。 这个片段中,老师不露痕迹地渗透了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背诵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樟树的外形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关键词当堂背诵课文。让我也收获满满。

听了俞敏老师的讲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更是收获良多。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懂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就教材而言,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就教学而言,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不要一味追求课堂预设完美老师过度表演和预设的课堂,课堂效益是不会高的。为此,我们教师应转变思想,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和创造性,在老师精心预设和指导下,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创设情境进行自主、合作乃至探究性学习,自我反思、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让课堂充满师生智慧,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课改的需要,把素质教育的人本思想落到实处。

这次外出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各方面不断地深入钻研,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努力向高水准看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上一篇:《棉花姑娘》听课反思
下一篇:网络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