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日期:2019/5/10 16:10:15 出处: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作者:杨晓彤 有1024位读者读过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乐器学习作为音乐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器乐引入课堂,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在发展儿童的知识、技能、智力诸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效益。实践也证明:学习乐器的学生在音准、节奏、识谱能力、乐感等方面都优于其它学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目的不单是掌握乐器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作音乐。
课堂乐器主要是指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等。下面谈谈课堂乐器运用在音乐教学中的。
一、课堂乐器运用的音乐创作活动中的
《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作为音乐教学的“创造”领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探索音响与音乐(音响探索);即兴创作实践(音乐创作)。
1、探索音响
探索音响接线员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声音现象的一种教学活动。音乐中的音响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界,如:自然景象中的下雨,刮风,打雷等,按它的大小变化有不同的声响。像微微细雨与倾盆大雨、雨打在地上、打在伞上、打在屋顶上、打在花草上、打在水上等都有不同的音响。而流水声、松涛声、野兽吼叫声给人的感觉不相同。那么教师能否启发学生把所见到的不同雨景,用不同乐器或同一乐器不同的敲击方法产生的音响来恰当的表现出来呢?三角铁、小铃是否可表现为丝丝细雨?而敲大鼓、钹、云锣又可表现为什么呢?日常生活中也处处流淌着音乐,如“妈妈的切菜声,人的走路跑步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声,马匹的奔跑声,人的心情的表达等,教师应启发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这些情景,如用双响筒可以表现妈妈切菜的声音吗?机器的轰鸣声可以用那些乐器表现?马匹的奔跑声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周围的音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熟悉的生活题材引导学生创造音响。冬天在游乐场玩耍的情景:有的打雪仗、有的溜冰、有的滑雪,天上还有一直不停飘落着的雪花。怎样用乐器表现这一个场面呢?有的学生说用小钟琴轻轻的敲奏来代表轻柔的雪花,用木琴由高而低的刮奏来表现滑雪者由上而下的滑落过程,有的学生说打雪仗是断断续续的声音,可以用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鼓的敲击来表现,还有的学生说溜冰是带着美妙的旋律,应该用竖笛来吹奏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各自敲击、演奏、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和旋律,仿佛大家都融入了这冬天赏雪的意境之中,耳边飘荡着的是活泼欢快的冬之曲。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场景都是创造音乐的良好素材,教师如能充分引导学生创造音乐,并运用适当的乐器来演奏表现音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作行为,是事先不必做准备的临时创作。小学的音乐创作活动常常是从模仿入手的,模仿是韵创作的必经之路。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时地进行创作学习。
如(1)节奏创作:
老师敲节奏学生模仿敲击出来,如:师:××××,生:××××,师:×××××,×××××,老师用一种打击乐器问,学生用另一乐器变化答:羔羔墨羔×一,生:羔羔?羔羔×.×,或×―× ×等等。然后学生可以用接龙的方式创作节奏,人人参与,个个创新,学生很有兴趣。
(2)旋律创作:
竖笛学习从简单的sol la si开始吹奏,在教会音的正确指法后,老师不断地在sol、la、si音上吹出不同的节奏。
如:(师)5 55 O,学生模仿吹奏5 55 0,老师变化节奏(师)5555 5 0,学生吹出5 55 5 5 0的节奏,老师再变化节奏,吹出一小节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的旋律:(师)5555一,学生也模仿吹奏(生)555一,由此类推学生可以学习la、si的节奏,学习了“si、la、sol”老师要求学生进行旋律的模仿和变化的练习。
如:(师)吹奏:si、la、so,学生模仿变化出22鳋5一或堑堑5一等,当学生学会了变化的练习,就可以用简单的歌曲进行练习,如:7656 l。777一l 666。1.777.I 7656 IJ7775 I 6676 l 5…l l再在这个基础上变换符点,吹成:7?鱼56 I 777。l 666一
l 777.I 7?鱼56 l 7775 l 6676 l 5…l I从最简单的三个音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激发创作的兴趣。
3、创作实践
自制简易乐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毅力,不怕困难、坚持到底。例如,在上一年级教材《春天来了》一课时,首先老师问:春天来了大自然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春天有小鸟的叫声,树叶都绿了,还有春雨和春雷。老师又问:你能不能用生活中的小物品表现大自然的声音?于是我把事先让学生各自准备好的一些物品,如纸、塑料袋、矿泉水空瓶、米、水、玻璃杯等拿出来,让学生用这些小物品来表现大自然的声音。有的同学想到了通过搓、揉、撕塑料袋、纸张、抖动书本来表现风声,用空瓶子装上沙或米发出“沙沙”的雨声,玻璃杯倒水模仿泉水的流动声等。有同学想到了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作沙锤,在易拉罐上放个皮筋,拉动皮筋发出声音等,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自己动手,用生活中的物品创造出这样奇妙的音乐会感到非常的开心。
二、音乐欣赏中的课堂乐器运用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欣赏教学以音乐为本,“倾听音乐”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因此,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在进行欣赏教学时要注意,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那么,就试试将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吧。例如,用乐器演奏欣赏曲的主题或片段。教师先让学生反复地聆听,初步地了解音乐作品,然后抓住内容片段进行乐器演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欣赏《牧童短笛》时让学生吹主题音乐或自己喜欢的乐句,想象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那种悠悠自得的感觉。在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时,用什么打击乐器表现马蹄的声音?通过感受觉得双响筒比较适合表现马蹄的声音。然后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演奏,跟随音乐用双响筒敲出小骑兵骑着马在奔跑和骑马远去了的节奏变化。学生理解了音乐,又能通过敲击双响筒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体会,他们的思绪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
三、歌曲演唱和伴奏中的课堂乐器运用
学生的演唱、演奏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歌曲演唱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歌唱可以让他们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但是,学生在没有受过科学训练时是不会用嗓的,喜欢唱的学生就大喊大叫,不喜欢唱的就没有声音,有的同学因五音不全而不敢张嘴。所以许多同学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怕唱歌。如果使用课堂乐器就能减轻和改变用嗓过度和不敢唱歌的现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唱《妈妈之歌》时,同学们都觉得这首歌曲很好听,有许多学生都觉得歌曲中的妈妈就象是自己的妈妈,所以唱得非常投入,嗓音好的学生会尽情地唱,而嗓音不好的学生想唱好都难,总觉得不能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这时我说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喜爱表现这首歌曲,可以唱,也可以吹。吹的同学能把整首曲子吹下来就吹整首,不能的同学你就用简单的几个主音吹出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如果你不能吹也不能唱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样一来每个同学各尽所能,唱、吹、敲,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了这歌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爱,把歌曲推上了高潮。一节课下来,没有一个同学因自己唱不好歌而感到难过。在合作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超越自我,既学会了歌曲又提高了演奏技能,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
总之,音乐应该作为一种自由和欢乐来努力追求和尽情享受,老师也应尽力让学生能在自由和欢乐的天地中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