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音乐课堂活动组织的有效性

发布日期:2019/5/10 16:10:54 出处: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作者:杨晓彤 有1066位读者读过


音乐课堂教学环节合理的安排设计,对于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课堂教学环合理的设计并不代表课堂教学的成功,课堂上学生活动如何组织实施,即教师对于课堂的组织也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是有效学习音乐知识的基本条件。音乐课堂从上课到下课,教师在学生音乐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把学生有效的组织起来,有序的开展活动。

因此,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不仅要求教师要投入100%的参与热情,更重要的是必须讲求一定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我们满怀信心地开展教学活动,却发现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像我们预设的那样,达不到完美的效果。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课前准备与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用他的终身来备课的。教师选择什么素材、运用那种教学方式,都要求教师仔细、认真的选择。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特长,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方案,在活动设计上多花心思、力求形式新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预设出活动的效果,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第二,注重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音乐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想象的地方。音乐教学活动往往开放性比较强,其中的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等形式很容易使得学生全情投入,孩子们一进入音乐教室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他们很活跃,很想表现自己。教师如果不能很好的组织课堂秩序,学生的注意力也会不集中,必然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音乐课堂秩序的建立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良好的秩序,才能保证教学效果顺利达到。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从进入教室开始,就遵守一定的秩序,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做。比如,告诉学生,进入教室时听着音乐、按节奏做着简单的律动进入教室,轻轻坐下,脚踩地,身体坐正,同时按节奏拍手。欣赏时,要求学生静静地听,并提出一个想到的问题。集体演唱时要求声音和谐统一,不能把自己的声音冒出来,。分组演唱时,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倾听、举手后评价。乐器使用时轻拿轻放,不演奏时不用手去动乐器,不让乐器发出声音。小组合作时,要求组长汇报小组讨论成果时,先说其他成员的意见,再说出对自己有帮助的方面,最后说出自己的观点。发言的同学必须声音洪亮,倾听的学生必须保持安静,用心记忆并进行评价。唱姿势包括坐姿和站姿都有相应的要求,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要有一定的时间,需要不断的强化,只要我们在课堂上持之以恒,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它必将对教学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第三,注重课堂活动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然而,学生课堂注意力是否集中,与教学活动效果息息相关。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就要及时观察学生,调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个别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时,教师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一个微笑这种无声的语言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时,教师还可以用音乐来提醒学生。比如:欣赏时教师通过调节录音机声音的大小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钢琴弹奏时通过力度的变化或者突然间的暂停等方式,提醒个别学生集中注意力。有些时候,教师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抽查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的眼神、表情甚至于肢体语言都能起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

第四,意外情况的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在教学活动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花絮或者小插曲,有效的利用这些意外,短时间内是学生注意力集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歌唱教学中,突然冒出一个怪声音,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此时教师如果勃然大怒,必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相反,教师走进学生,告诉他老师小时候也和你一样,也有唱不好的地方,鼓励他慢慢来。这样即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此类情况,不再出现哄堂大笑的场面。

音乐课堂实践活动要达到有效的组织,要求教师课前充分的做好准备,进行周密详尽的计划、安排,加强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注重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以确保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的课堂乐器运用
下一篇:小学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