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校务管理>>通知公告>>其他活动>>阅览文章

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

发布日期:2009/11/10 8:00:1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03位读者读过


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

——听《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讲座有感

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陶礼宾

今天非常有幸随河南焦作新教育考察团参加了由海门市教育局组织的海门新教育开放周活动。一天的活动下来,学了很多,感触也很多,其中对海门市教育局王领琴科长的讲座印象尤为深刻,原因是她在讲座中重点介绍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雷夫·艾斯奎斯,书中主人公也是雷夫·艾斯奎斯本人,听完王科长对这本书的介绍后我非常的感动,感动于雷夫老师对于教育的热忱和执着,文中的故事虽发生在大洋彼岸,但在第56号教室里所发生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有着借鉴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把我的所听所想与大家分享。

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五年级的教师,他所在的学校条件非常的简陋,他教的班只有一间教室,故事中称为“第56号教室”,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来自移民家庭,生活比较贫困且多数人不会英语,而他们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雷夫老师的培养下,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成绩前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共同的特征是文静、有礼、谦逊并且很会为他人着想。很令我惊讶的是雷夫老师20多年来一直留在56号教室教授五年级,他是用怎样的方法创造了为世界震惊、让世界感动的奇迹

听完讲座后我知道了,雷夫老师是用爱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他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学生,用他全部的爱把“第56号教室”营造出了学生们温暖的家。雷夫老师从教以来,坚持自己的原则,付出120分的热忱,面对着来自贫困家庭、移民家庭的孩子,他都是抱着同样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以独特的魅力使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一直待到下午五六点回家。即便在节假日,孩子们也来学校,跟随雷夫老师一起阅读、游戏、用英语表演莎士比亚戏剧。他甚至兼职几份工,为的是多挣一些去演奏会的费用。这样的一个教室,怎能不吸引孩子呢?这样的一个老师,没有理由不受孩子的欢迎啊? 此外,讲座中还有几处我也深受启发:

其一,雷夫老师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培养学生的人格。六阶段是:1、我不想惹麻烦;2、我想要奖赏;3、我想取悦某人;4、我要遵守规则;5、我能体贴别人;6、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相比而言,我在教导学生时还常常停留在第二阶段。如每次上公开课的时候我都会花心思给学生购买各种奖品,并且一直引以为荣,觉得自己很慷慨。发奖在激励学生方面确实有一定功效,但是学生对于奖品的热情往往是短暂的,并且还要经常变换奖品的内容,所以有时学生来拿奖品时会撅起嘴说:“又是这个呀!”雷夫老师认为,要让孩子们意识到掌握知识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赏,行为得当也是应该的。另外,他还认为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因为行为准则在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健全的人格。于是他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经典书籍和观看优秀电影等方法来帮助孩子们从别人身上找出行为准则。这些方法都是今后我们在教育中可以借鉴的。

其二,雷夫老师认为真正优秀的教育者,应该是一身起两个作用:既发挥主导作用,而又坚守外因作用。不去包办代替,而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激发孩子的内因。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该怎样“努力为孩子们争取每一个机会”?怎样“让他们能充分发挥潜能”?我想:作为教师,就是要为儿童能够真正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服务于儿童的生命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学生的智慧开发为目标,把学生的人格、情感、审美、行为等素质的发展纳入学科课程的范畴来设计。现在我区积极推进的 “培养预习习惯、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教学模式,不正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吗?要求我们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去自主地学习,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再创造。

    其三:雷夫老师认为“学生的测验成绩好,不应该是我们教学数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数学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趣味无穷。”因此他在教学中用“数字砖”带领孩子进行心算,首先是进行简单的数字心算,然后把其他主题和一些公制单位及各种帮助我们记忆科学、历史的文学数字都加到心算游戏里,这些简单的小游戏帮孩子们热身,让他们开心又充满活力,在专注当天要学的技巧之前,他们已经充分做好了学习的准备...... 其实雷夫老师的方法让我不免有些熟悉感,比如说报一些题目让孩子听算,提高计算能力。比如数字砖问题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把竖式填完整。反思自己总是停留在做题目上,而缺少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考虑。雷夫老师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他们亲手拿着数字卡片去看有没有对应的方格,直观生动。相比而言,我们做的这些题目就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不会的同学还是不会,甚至产生了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想法。由此我想同样做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不嫌麻烦,多动点心思的话,其实到处都可以创造奇迹。

总之,我们可以像雷夫老师一样: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也能像雷夫老师一样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最后,为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向往的地方而共同努力吧!

 

2009.11.9

上一篇:一堂“简简单单”的语文课
下一篇:感受东洲小学文化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