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特色建设>>聚焦小班>>阅览文章

探索“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发布日期:2008/10/27 19:20:2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20位读者读过


探索“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时祖顺

 

皮亚杰认为,人对物体的认识是人从客观活动开始的,在教学活动中,儿童如果不具有他自己真实的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的三个目标。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

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十分重视创设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和积极自主探究的动机。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在教学“简易方程”这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悬念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你心中想好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数先加上5,然后减去3,再乘2,最后除以2,只要你说出结果是多少,我就能知道你开始时心里想的那个数是几,你相信吗?”学生答“不相信”。“那好我们来试试看,看谁能难住老师”。学生想好后开始计算。一会儿,一学生报出结果是“6”,我马上说“你想的数是4,对吗?”“对”,又一学生报结果“18”。我说:“你想的数肯定是16”。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结果,我都一一作了正确回答。“老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快把方法交给我们吧!”我顺势利导地说:“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解简易的方程后,就知道老师是怎么猜的了”。这时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兴趣盎然,把学生引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实践证明,富有启发性的故事,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动手操作等等,都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从而激活了强烈探究新知的内在需要,这就保证学生去接触新知时,带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拓展时空,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

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探究学习中不铺垫或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课上适当引导,鼓励学生演示探究的过程。甲组带来了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三组圆锥和圆柱量筒以及足够的沙子。先将圆锥注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量筒中,观察几次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三次正好倒满,那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而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都不存在倍数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公式。乙组带来了三个完全一样的橡皮泥圆锥,先量得圆锥的底和高,再将它们“粘”在一起,重新“塑造”成一个等底的圆柱,测量它们的高相等,从而得出圆锥体积公式。

    这样,由学生自己收集生活素材,自创探究方法,共同归纳,总结出科学知识,既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我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展自我,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教学时不应把答案或结论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创造”数学过程中体验数学,去共同参与和学习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去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体验过程,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

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从而逐步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

    如在教学“可能性”时,通过掷硬币猜一猜是正面还是反面,让学生对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预测,继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每个人掷20次出现的次数情况统计,学生发现与预测的结果相比,有的比较接近,有的差距较大,对预测的结果产生了怀疑。通过对全班同学正反次数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学生感受到随着掷的次数的不断增加,出现正反面的次数越来越接近预测的结果,从而验证自己的预测,及到正确的结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预测——实验——分析——结论”这条主线,积极进行操作,讨论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了科学研究问题的过程,掌握了科学地研究问题的方法。

    实践证明,没有亲身体验,没有积极的探究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云烟”,很难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这很好说明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懂、学透、学会方法,“费时”、“费力”一些也是值得的。

四、动态生成,在自主探究中创新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

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注定了新课堂要反对独白而青睐的对话;要挑战单一,鼓励多元,突破预设,关注偶然,注重自主生成;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感受时代的气息,生活的脉搏,体验成功的乐趣,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难忘经历。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在学生知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后,老师要学生用准备好的纸折出1/2,并涂上颜色。学生们折涂差不多了,老师说:“请大家把自己的成果粘贴在黑板上,和别人一样的就不用粘贴了。”老师这时发现一个学生把纸平均折成了4份,用颜色涂了其中的一份。于是老师把这个学生的作品粘贴在黑板的最上面。在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问这位同学的折法,你们有什么想法?一学生说:“这个涂色部分不是1/2,是这个图形的1/4。因为他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1/4”。师问:那么这样的2份是多少?三份呢?四份呢?学生答出:“2/4、3/4、4/4。”师问:“这些1/4、2/4、3/4、4/4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呢?”生答“是这个同学折出来的,我们要感谢他。”

    上例中,那个同学折出的图形不符合要求,但老师并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巧妙地借用了这一学生成性的资源,利用其“错误”,实现了教学过程,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125×88”一题,我说:“把125×88看成125×(80+8),计算比较简便”,就有学生说,“把125×88看成125×8×11不是更简便吗?”我高兴地表扬了他。预设和生成不一致,在老师的灵活处理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要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上一篇:让 表 扬 声 响 彻 课 堂
下一篇:让爱心与生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