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7/11/14 14:37:3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038位读者读过
让 学 生 动 起 来
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李成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活动化”教学是以“教学做合一”为方法,以“活动”为中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科学规范,精心构建,正确引导开展的“以生为本”的特色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经过“做数学”建构新知,学会学习,以促进认识、情感、个性,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活动化”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性活动——使学生“动心”
英国教育家哈曼曾经说过:“那些不设法勾起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用锤子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乐思方有思泉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奥秘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学生考老师”的情境性活动。“今天同学们来考老师,看谁
在教学中刻意地创设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疑惑,自发地去思考、去争论,这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新知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进入学习过程。此时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组织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动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动起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有利于激起大脑中探究区域的活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数学知识只有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完成知识的建构,才能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的、自由的、开放地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性地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如在学习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这一特征。有的学生用刻度尺度量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后发现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用稻草棒与正方形的四条边比试后发现四条边相等;有的学生先沿着正方形纸片对边中点所在直线进行对折,发现对边相等,再沿正方形的对角线对折发现邻边相等,由此推理可知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做数学”,去建构新知。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提倡讨论性活动——使学生“动口”
以教学“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例。首先让学生把下列三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
——=0.5 和——=0.333……
——=0.625 和——=0.833……
——=0.45 和——=0.642857……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与分子有关,还是与分母有关?”学生思考片刻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与分子有关;
生2:与分母有关;
生3:与分子、分母都有关;
生4: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无关,因为上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前者能化成有限小数,而后者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只与分母有关;
生5:既然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只与分母有关,分母2、8、20与3、6、14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就这样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最简分数,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5,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样,学生的认识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升华。
四、开展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动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充分感受学习之悦、操作之趣、创造之道,真正成为一名学习中的“探索者、发现者、成功者”。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合作“搭积木”,从学具中取出2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自由摆拼成一个长方体后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每排个数、排成几排、共有几层、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1、从操作中寻找规律: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小组汇报操作过程与实验结果,并整理填入下表:
|
每排个数 |
排数 |
层数 |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个数 |
体积 |
长方体1 |
4 |
3 |
2 |
24 |
24 |
长方体2 |
6 |
4 |
1 |
24 |
24 |
长方体3 |
12 |
2 |
1 |
24 |
24 |
…… |
|
|
|
|
|
寻找规律:每个长方体的体积等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乘积。
2、从讨论中发现规律:
我让学生回想刚才的操作过程,观察上表,讨论下列问题:
(1)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分别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2)长方体大小由什么决定的?(3)长方体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经过学生回想、观察、讨论,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3、从实例中验证规律:
接着我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任意排成几个“规格”不同的长方体,验证一下每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否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请每个小组一边实验一边填写下表再回答。
|
长(厘米) |
宽(厘米) |
高(厘米) |
体积(立方厘米) |
长方体1 |
4 |
3 |
1 |
12 |
长方体2 |
5 |
2 |
2 |
20 |
长方体3 |
6 |
3 |
1 |
18 |
…… |
|
|
|
|
全体学生激动地说:“老师,长方体的体积真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大家真了不起,自己能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这种学习精神值得老师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各自都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各自都能找到自我的价值,达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人人都会体验到学习的合作成功的快乐。
实践证明:“活动化”教学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这样的教学唤醒了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尘封的记忆,开启封闭的心智,激发了创造激情,使学生学会学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