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德育天地>>阅览文章
发布日期:2016/1/12 14:41:37 出处:本站 作者:诸晓艳 有817位读者读过
一、课程意义与价值
班会是学校实施教育、激励的平台,是学生进行反省、调控的抓手,是个体成长的精神家园,也是学校教育、班级建设最基本的重要阵地。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如果组织得好,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人格健全的少年儿童,他们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班会课程化是根据育人目标,结合课程教学,从认知—感悟—践行的循环规律出发,科学系统地规划整体学段班会主题的循环内容,使班会课程成为有目的的育德行为、有计划的育德过程。提升班会效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大力推进班会课程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都小学积极倡导“量才、自信、快乐”的教育理念,始终把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学校经过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凝结出“勤学 好学 乐学 博学”的学风和“文明 求真 勤奋 创新”的校风。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价值追求——“量才、自信、快乐,让每个学生适性发展”,我们构建、实践校本德育课程《塑造完美人格,争做龙小好少年》。
二、课程目标
结合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在传承龙都小学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定校本德育课程的总目标是“量才、自信、快乐,让每个学生适性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
(一)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去导演、去组织、去实施课题,教师作为倾听者、旁观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走进学生,更能听到一些真实的声音,更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好。放手学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得到适性发展。
(二)内容不拘一格
班会内容不拘一格,呈现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故事、表演、体验、活动等等,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或者生活认识等综合性体验来增强主题意义……总之以事实说话,避免枯燥说教。
(三)培养核心价值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良性发展的立足点,而学生属于成长中的个体,有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潜力。校本课程理应承担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升综合素质的责任,为学生创造各种活动、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其中积累经验,得到锻炼,形成主流价值观。通过主题活动,唤醒学生的激情与责任感,让他们做一个团结进取、敢做敢当、充满激情、顶天立地的人。唤醒学生的良知与爱心,让他们成为一个诚信明礼、明辨是非、人格健全的人。唤醒学生的创新欲望与个性发展,让他们做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让他们成为一个爱学习、有知识的人。
(四)促进教师成长
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校总体育人目标,结合个人的专业,结合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有创造性地组织育人内容,实施有价值的课程,将拓宽专业外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程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会课程化的内容紧紧围绕青少年教育的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结合“八礼四仪”相关内容,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题。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尊老爱幼教育、爱校爱老师等,培养“四有”新人。二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主要根据《守则》、《龙小一日常规》以及“八礼四仪”要求,设计专题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三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地开展创新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四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个性和谐发展,锻炼意志品格有着重要作用。班会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塑造完美人格。
我们发动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讨论,根据多年教育教学经验,遵循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提出了小学六个年级重点培育的价值取向,分层逐步培养,塑造完美人格,详见下表。
龙都小学“争做龙小好少年”校本课程实施框架表
一年级 |
自立 |
整洁 |
勤奋 |
礼貌 |
倾听 |
求真 |
二年级 |
宽容 |
勇敢 |
合作 |
责任 |
快乐 |
节俭 |
三年级 |
尊重 |
安全 |
诚信 |
平等 |
自信 |
接纳 |
四年级 |
友善 |
文明 |
分享 |
孝顺 |
勤奋 |
帮助 |
五年级 |
爱国 |
博学 |
冷静 |
规则 |
创新 |
坚持 |
六年级 |
公正 |
敬业 |
沟通 |
理想 |
量才 |
减压 |
四、课程组织与实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利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道德合力,增强学生的人生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引导学生学做真善美,塑造完美人格,争做龙小好少年。
(一)课程设计及参与者:陶礼宾、宣广莲、邵丹丹
课程实施者:班主任、级部主任
(二)课程实施建议
为使课程目标得以有效落实,提出如下实施建议:
1. 课程管理建议
(1)开展班会课程化教学专题研究是提升班会效能的前提和保障。学校要以年段为单位成立教研小组,设立试点班,开展专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发挥以点带面和示范、辐射作用。
(2)加强对班会课程化的督查和教学评估。学校要落实班会课程,做到不挤不挪不占,开齐上足上好。要每周抽查班主任的班会方案设计情况,建立巡课制度,深入课堂对班会进行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整改;要从主题、内容、形式、学生参与情况以及效果等五个方面对班会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扬长避短,促使班会课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2. 课程实施方式建议
“玩一玩”。青少年的天性喜欢玩耍,在玩耍中得以熏陶和成长。学校课程要注重通过“玩一玩”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生活。
“做一做”。乐于动手也是青少年探究事物的特点。在“做一做”过程中,能进一步深入理解学习的对象。
“学一学”。这种学习不同于学科、班级授课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兴趣的学习,是对课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2. 校本课程课时安排
为保证学生在各学习领域获得相应的学习经历、学习体验,并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实现,建议课时安排如下:
(1)学校可统一安排在周一“班会课”进行,结合主题对学生进行授课或者活动教育。
(2)每天的晨会进行相应价值观的渗透与教育。
(3)每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课程实施过程中得与失的研讨,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落实课程化内容,促进班风、学风建设,寻找学生道德生长点,促进学生完成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