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发布日期:2017/3/28 17:01:31 出处:本站 作者:臧梦园 有669位读者读过
今天在翠屏山小学听了有关文本解读的课与讲座,受益匪浅。一堂是四年级的的《祁黄羊》,一堂是二年级的《鸟岛》。两堂课之后还是一个微型讲座:关注文体,聚焦表达。由孟纪军老师谈了谈他对阅读教学的理论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不少。
前一节课能够通过静静的阅读加上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接收文本。第二堂课老师能够扎实的基于文章本身,对二年级的字词教学及句子语段进行讲解,加上富有表现力的朗读,使得学生更能理解这样的场景。
在讲座中,李老师从课时安排的角度谈起,把一篇课文的两个课时按照扎实和精准这两个目标进行了阐述。把阅读课文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化的划分:
1.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2.扫除阅读障碍
3.初读整体把握
4.聚焦重点,比较学习
5.以“读”定学
这五个步骤就是李老师认为的一篇课文的一定要教给孩子的东西。在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方法,特别是要有“趣”,对于低年级来说更多的是要拥有“情趣”,中高年级则更多的需要“理趣”。一篇课文只深挖一个重点,不仅老师教起来会轻松,也能减轻学生学的负担。
李老师以六下《理想的风筝》为例,对文章进行了教学的分析,着重介绍了文章究竟该怎么教。
这次的讲座让我意识到,我们老师在教书的时候,不能老依赖于教参。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应该以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这篇文章的教学侧重点,训练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袁浩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的存在,就是在于通过教师的解读和文本重构,让课文更加生动和立体起来。”从文体出发,考虑这篇文章的结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手法,在对学生加以训练,让其扎实掌握,通过在小学期间的系统性的教学,能够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以及对语言应用的能力。只有在每一堂课有效的去锻炼一个点,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孩子的语言水平才会越来越高。
也相信自己在平时的解读积累中,扎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思多行,边思边行,做一个会思考能解读,最终成为一名会创新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