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教学管理>>数学学科组>>阅览文章

作业探究见内力 实践研究显情怀

发布日期:2023/5/22 15:12:08 出处: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作者:张子怡 有750位读者读过


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教师深入开展单元作业的实践研究,518日上午龙都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丰盛的以“作业探究见内力 实践研究显情怀”为主题的江宁区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张勤主任主持,教研室戴厚祥主任莅临指导。

活动伊始,张勇校长上台致辞。张校提出我校数学团队一直以减负增效、优化单元作业设计为探究目标积极开展单元作业实践,本次活动便是以五年级“圆”这一单元为主题进行的案例研究。张校的发言让现场老师对接下来的课堂展示万分期待。

图片1.png

第一节课是由我校唐可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唐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和探究的机会,变“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天地,使学数学成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通过借助手、圆规、两支笔、圆形水杯盖子来画圆,通过折的方法和画的方法来寻找圆中的半径,直径的条数、长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唐老师的课构建了从“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又有用。

图片2.png

第二节课是由我校张娣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张老师让学生课前用常用的工具动手操作,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探索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在实验中建立知识架构。在操作中真实体验化曲为直这一特性,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在课堂上小组成员上台演示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再次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图片3.png

节课是由我校马巧灵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马老师引导引导学生提出“将圆分割,然后再拼组成学过的图形”的猜想后,组织学生课前动手操作,分别将圆平均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再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使学生经过推理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并从中发现圆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参与这一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

图片4.png

节课是由麒麟科创园小学的肖蓉蓉老师执教《圆的整理和复习》肖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知识点复习全面,几乎达到了面面俱到。肖老师注重知识间的联系,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巧妙设计教法。如用课件帮学生回忆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可以真实再现圆的有关知识,激起学生共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体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以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图片5.png

课堂展示结束后,教研室戴厚祥主任围绕四位老师的课堂呈现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强调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既要联系数学内容的特点,丰富和拓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发展。戴主任对龙都小学单元作业设计的探究之路表示赞许,相信龙都小学的孩子们无论是在学业成绩还是能力素养上都会有更高的发展。

图片6.png

活动最后,我校张勤主任开展“单元作业的实践之旅”专题讲座,分享了龙都小学单元作业课题小组团队作业设计及作业实践之路,展示学生们精彩的单元作业,“寒假”四兔活动的创意作业让大家眼前一亮。通过本次讲座,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将单元作业设计理念落到实处、让作业服务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图片7.png

上一篇:共研新课标,建构生态新课堂——龙都小学数学周善伟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下一篇:率先垂范引领教学 实干笃行深耕课堂